【古物幽思】 輪框警報器

文/宋玉澄 |2023.04.13
1126觀看次
字級
部隊自製的警報器,以創意彌補資源不足。圖/宋玉澄

文/宋玉澄

創意,是近些年的時髦名詞。通俗地說,新點子、新構想或是新的作業模式,再加上方便可行,就是創意。從學術上而言,創意,即是跳脫既有的框架或超越目前的極限,重新定義事物之間的關係,將既有的元素打破、拆解、增刪後,重新組合出新風貌、新功能或新意圖;因此,創意就是「創異、創易、創益」。

事實上,這樣的創意在民間甚至部隊中,處處可見。

民國六十年,我初入新兵訓練中心,之後在服務的基層連隊,都可見到一只吊掛警鐘。說是警鐘,其實並不是鐘,而是報廢車輛輪胎的輪框。拆除其上的鉚釘、螺絲後,僅剩下一個圓鼓鼓的輪框;塗上鮮明的橘紅色,再以白漆寫上「警報信號」及「全面戰備、空襲、空降、毒氣、解除」,並註明五種或長或短的聲響。

聲響就是信號,信號就是命令,是每位戰士必備的知識。一聽到那些聲響,不待命令就得穿著或配戴上相應的服裝與裝備,迅速在定點集合或應變,無人敢輕忽;除非是聽到「一長聲、二十秒後再一長聲」的解除警報。

歲月倏忽數十載,不知今日部隊的警報是如何發送?也不知部隊的警報器是由何物製成?遙想當年「輪框警報器」的發想與實用,不正符合現今創異、創易、創益又持久耐用的創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