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河童
文/陌上君
當你看到同學、朋友的行為不妥時,會直言不諱的指正,還是轉個彎讓對方明白呢?直接指正可能讓對方下不了台,甚至惱羞成怒,造成反效果,我們不妨學學優旃,以幽默言語達到目的。
優旃是秦國的宮廷藝人,個子矮小、天性幽默,他諧謔的話語中總藏著深刻的道理。
有一天,秦始皇擺設酒宴款待眾臣,宴會才剛開始,外面就下起大雨。天寒地凍的天氣,全副武裝的侍衛們必須在殿前台階下站崗執勤,個個全身淋溼,受著風寒。秦國律法森嚴,若沒有皇帝的命令,侍衛們一動也不敢動,即使凍僵發抖,也身姿挺拔的站著淋雨,不敢擅離職守。
優旃見狀,心裡十分不忍,便悄悄的詢問他們:「你們想休息一下嗎?」侍衛們看了一眼優旃,迅速收回眼神,表情剛正、目不斜視的低聲回答:「如果可以,當然最好不過了。」
優旃跟他們說:「如果待會兒我喊你們,你們就趕緊回應一聲『在』!」
過沒多久,殿上的眾臣紛紛向秦始皇敬酒,「萬歲!」聲音響徹雲霄。等萬歲聲停下來,優旃走向殿前屋廊的欄杆,對著侍衛們大喊:「殿前的男兒們!」眾侍衛齊聲高喊:「在!」
優旃說:「你們長得這麼高大有什麼用!也只能站在外面淋雨受寒而已!還不如我這個長得矮小的人,能有幸坐在殿中休息呢!」
秦始皇一聽,便下令侍衛值班人數減半,輪流站崗執勤。(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