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家醫科醫師指出,近期門診諮詢減重的民眾約增加兩成,有的甚至全家大小一起來就診,只因連續假期多,每天大餐、外食等,想不胖都難。提醒民眾,體重過重是諸多慢性病的共同風險因子,切勿過度放縱。另也建議減重新手,應遵從飲食占八成、運動占兩成比例之「八比二原則」,避免減重僅靠「節食」而產生更大的健康風險。
家醫科醫師陳宥達表示,夏日將近,減重成為許多民眾的當務之急。除了節制口腹之欲外,也要小心使用錯誤減重方式,恐會變成「隱胖族」,亦即長期因為營養不均,導致慢性疲勞,甚至影響內臟健康,造成心理疾病。
一項去年的年節假日飲食習慣調查顯示,超過三成民眾,假期間會吃比平常更多的食物,更有超過四成民眾坦承,假期期間更容易受零食、甜品誘惑。但多數民眾雖認知到自身健康習慣和狀態不佳,卻不清楚「肥胖」定義,與正確維持健康的方式。
個人健康習慣調查顯示,超過八成民眾決定要開始為健康體態做出「正面改變」。然而,不少人想到「減重」時的第一反應,大多都是「節食」或改為不攝取某些食材,如不吃澱粉、不吃油脂、只吃某類食物等;雖然有些人看似體重減輕,但實際「血脂」卻不一定正常。
陳宥達指出,減重如若僅靠「節食」,容易因缺少「重要營養素」而產生健康風險。最常見的是缺乏蛋白質,而造成肌肉流失,降低身體保護力,反而得不償失。因此,除了營養均衡外,補充植物性「優質蛋白質」,方能幫助肌肉增長、保護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