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涅槃圖 |2023.03.26 語音朗讀 2676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陀於拘尸那羅娑羅雙樹林間涅槃,此圖為南宋陸信忠繪釋迦牟尼佛涅槃圖,現收藏於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圖/微信旃檀精舍 文/本報綜合報導釋迦牟尼佛是佛教創始人,牟尼意譯「能仁寂默」,也就是「釋迦族的聖人覺者」之意。由於印度自古以來不重視歷史,釋迦牟尼佛出生、出家、成道與涅槃的具體時間,在經典以及相關史書記載不一,多數以佛陀降生於西元前623年,29歲出家、35歲成道、說法45年,80歲時(即西元前543年)涅槃。漢傳佛教、南傳佛教記載不同,中國有些史書記載,佛陀誕生於周昭王24年,涅槃於周穆王53年,距今已有三千多年。但一般認為,農曆2月15日是釋迦牟尼佛涅槃日,4月8日是佛誕生日,臘月初八則是佛成道日。佛陀涅槃圖千年來不斷演變,但不變的是這位偉大導師的教法。3世紀巴基斯坦貴霜王朝的佛陀涅槃像,為片岩浮雕,現收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圖/微信旃檀精舍何謂涅槃 「涅槃」本是梵文Nirvāṇa的音譯,後來多用作佛教用語,寓意煩惱不現,眾苦永寂,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一種解脫的境界。也就是說,已經具足一切功德,斷盡一切煩惱,身心達到清淨和平的境界。也可以說是煩惱和業障永遠「不生」,而智慧與功德圓滿「不滅」,達到這個「不生不滅」的境界,才是人生離苦得樂的目標。斯里蘭卡伽爾寺的釋迦牟尼佛涅槃石雕像,長約14公尺,建於10-12世紀間。圖/微信旃檀精舍但在佛陀涅槃之前,人們對「涅槃」這個詞義的理解並不是那麼準確,所以當佛陀宣布將要涅槃時,他的眾弟子都很難過。佛陀安慰他們說:「你們不用悲傷,我一生所說的教法,已經很多,只要你們能依照著去實行,就是我法身永遠在人間了!」佛陀涅槃前教導人們:應常常思念佛陀的生處,佛陀的悟處,佛陀的說法處,佛陀的涅槃處。更要緊的是,身、口、意常行慈悲。佛陀涅槃 化現極美藝術佛陀涅槃後,法身等然虛空,沒有生滅缺漏,只因一般人用世俗的眼光去分別,起迷妄之情,以為佛陀也有生老病死的生滅現象,而不能體悟等然虛空的真如佛性是不生不滅的。佛陀為了救度眾生的一大事因緣,從真如而來應化於世;因緣既盡,則滅向真如而去,法身「如來」、「如去」,不增不減。歷經二千多年,人們對佛陀的思念,化成了一幅幅永恆的佛教藝術。日本鎌倉時期,絹本設色釋迦牟尼佛涅槃圖,現收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圖/微信旃檀精舍莫高窟第428窟西壁涅槃圖像,風格質樸,佛陀右脅而臥,雙臂直伸,造型獨特。圖/微信旃檀精舍佛陀在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眾弟子來向佛陀頂禮的涅槃雕像,現為加爾各答印度博物館收藏。圖/微信旃檀精舍此為日本現存年代最早的涅槃圖,以細膩優雅的手法,表達佛陀涅槃的深遠意境,現收藏於金剛峰寺。圖/微信旃檀精舍19世紀佛畫,絹本彩色釋迦牟尼佛涅槃圖,現收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圖/微信旃檀精舍 前一篇文章 【經典石雕】龍門石窟藝術寶庫 下一篇文章 【抄經藝術】唐代寫經書法風格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寓言故事】天宮保健官到人間2025.05.0404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5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6【深頁凝視】《小書店大繪集》手繪匠心獨具的書空間2025.05.0407【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2025.05.0408【特搜啟示】2025.05.0409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10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美妙佛樂】敦煌壁畫 不鼓自鳴【七寶之首】佛像貼金 功德殊勝【福慧具足】佛教財神 廣施聖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