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林熹
美國前第一夫人埃莉諾.羅斯福曾說:「『希望一件事情』與『計畫一件事情』,兩者消耗的氣力是相同的。」
A女心裡一直有個願望,希望可以在三十五歲以前,買到自己喜歡的房子;房子不用大,不用富麗堂皇,但一定要自己喜歡。
每一年生日,這是她吹熄蛋糕上蠟燭的最後一個願望。從十八歲開始,她就一直默默許下這個願望,直到她大學畢業,開始工作,每月有固定收入,這個願望依然在她心中。
B女心裡也有個願望,希望可以在三十五歲以前,買到自己喜歡的房子;房子不用大,不用富麗堂皇,但一定要自己喜歡。
每一年生日,這是她吹熄蛋糕上蠟燭的第一個願望。許多親友都知道B女的願望,如果有朋友或親戚要買房、看房,約B女一同前往,她一定會加入看房行列。
B女也從十八歲開始,一直默默許下這個願望,直到她大學畢業,開始工作,每個月有固定收入進帳時,這個願望不僅存在她心中,還出現在她記事本裡。
根據B女陪親友看房的經驗,她知道自己最適合挑高樓層的套房;一樓有個小客廳、廚房、有浴缸的浴室,二樓則是她的房間。她心裡對於自己想要的房子藍圖愈來愈清晰,也打聽好房價跟應該準備多少頭期款。
大學畢業、出社會工作多年後,A女跟B女在三十四歲時,來到同一間房子看屋。看完房子後,A女知道自己很喜歡這間房子,但不確定它是不是自己最想要的。
B女看完這間房子,立刻知道這是自己想要的,馬上出手購買。因為早就調查好房價,也存好頭期款,所以幫自己談到合理的價格,也沒有因為拿不出頭期款而錯失買房良機。
在吹熄三十五歲蛋糕上的蠟燭時,A女還是在最後一個願望裡,許下買房的心願,努力祈禱能夠早日買到屬於自己的小房子。但同一時間,B女已經坐在屬於自己的可愛房子裡,許下新的生日願望︱︱希望今年能夠到維也納旅行兩個星期。
希望是抽象的、美好的、輕盈的,而計畫是具體的、有壓力的、感覺比較困難的。「當我們面對一件全新的事情或挑戰時,總會覺得事情似乎很龐大、很棘手,彷彿我們永遠也弄不懂其中奧妙。」
A女讓願望永遠只是願望,但B女不同。
B女拆解願望,把感覺起來似乎很龐大、很棘手的買房這件事,分成幾個小任務,例如:找出自己喜歡的房子類型、存頭期款……等等,一一克服,最終達成自己的生日願望。
一個心繫多年的希望,是糾結的、拖泥帶水的、讓人感到挫敗的;一個已經完成的計畫,是享受的、有成就感的、能增加自我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