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唱歌,很多媽媽也喜歡唱歌。圖/123RF
文/林熹
很多人都喜歡唱歌,很多媽媽也喜歡唱歌。
當人類從事各種休閒活動時,例如繪畫、唱歌、插花、彈琴、下棋等,據心理學實驗結果顯示,人類在唱歌時腦部最為活躍。
印象中,媽媽非常喜歡唱歌,不管是以前參加進香團,在遊覽車上高歌一曲,還是到朋友家中引吭高歌,或是公司尾牙時,為了老闆獎勵的紅包和現場歡樂氣氛而唱。只要有唱歌機會,就鮮少默不作聲。可是媽媽唱歌的地方,似乎也就侷限在這幾個地方。
某一天我突發奇想,在母親節時,拉著媽媽一起衝進年輕人最愛的唱歌地點──KTV。經過細細講解,讓媽媽明白年輕人唱歌的方式後,她驚訝地張大了眼睛說:「感覺就像在吃到飽的店唱卡拉OK!」
媽媽的評語,實在有些令人哭笑不得!不過仔細想想,發現媽媽說的其實也沒有錯,在她的世界裡,就是這樣理解的。把已知的東西綜合起來,就會變成媽媽世界裡的「新東西」,有點新鮮,可是又不是那麼難以理解。
在KTV包廂裡,每次一播放媽媽點的歌曲時,她總會馬上跳起來,舉起手大喊:「這是我的歌!」唱歌的時候也總是站著,雙手緊緊握住麥克風,身體輕輕左右晃動,一副投入又怡然自得的模樣,相當可愛。
反觀年輕人唱歌的態度,反而沒有媽媽那一種「拿出十二萬分精神」認真以對的魄力。
和朋友一起出去唱歌時,總是隨隨便便坐著唱,或是無聊地翻著歌本邊看邊唱歌,顯得心不在焉。看媽媽專注唱著歌的模樣,雖然不是專業歌手,卻會讓人興起一股「想好好把每一首歌唱好」的欲望,這大概是因為被她認真的態度所感染了吧!
我們一起合唱了許多首台語歌,包括阿妹的〈好膽你就來〉,痛痛快快又唱又吼了一陣,好不痛快!最後,還把肚子填得飽飽才回家。
媽媽給這次出遊下了一個結論:「只花一餐吃到飽的價錢,就可以在KTV裡頭吃吃喝喝玩一整天,真的好划算啊!」認真玩樂、精打細算的生活態度,都是媽媽給我的珍貴資產。
自從了解了KTV的消費模式後,媽媽呼朋引伴,將原本唱卡拉OK的朋友們,帶入年輕人喜歡的娛樂消費場所,盡情玩樂嗨歌。感覺就像解鎖了某種新技能似的,從此,這座城市裡受到年輕人熱烈歡迎的消費和娛樂模式,以某種方式滑入了媽媽往後的人生。
有時候,食古不化的不是媽媽,只是我們腦袋裡的假設性想法。
和媽媽相約碰面,不一定只能吃飯聚餐。偶爾想點新花樣,從制式化的親子關係裡,掌握主導性,邀請媽媽體驗看看我們所喜歡的娛樂活動,說不定會有意外驚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