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用藥健保擴大給付,病友未來夢想曙光再現,攜手醫護前進嶄新治療篇章。左起郭雲鼎醫師、胡朝榮醫師、鍾育志醫師。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簡稱SMA,是一個漸進性神經肌肉退化性疾病,病人的運動功能會隨著時間,持續不斷的退步,直到肌肉無力、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目前台灣有超過400位病友,有一成左右符合現行健保給付用藥資格,讓更多病友能盡早接受治療,成為病友團體、醫護,以及健保署共同的課題。
SMA病友與家屬的希望
健保署2月召開「全民健康保險藥物給付項目及支付標準共同擬訂會議」,經專家謹慎評估後,決議放寬SMA治療藥品給付範圍,讓眾多等待已久的SMA青少年以及成人病友,終於迎來希望的曙光,藉由藥物治療,有機會讓自己的未來發光發熱。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小兒科部醫師鐘育志指出,SMA是一個漸進性神經肌肉退化性疾病,以臨床表現來說,患者的運動功能將隨著時間日復一日持續退化,直到肌肉無力萎縮,甚至無法自主呼吸而死亡。目前現有的治療藥物有三種:分別採背針、基因治療、口服等形式,台灣健保自2020年開始給付背針用於SMA的治療,有數十個家庭,因此有了不一樣的希望。
SMA治療4月起擴大給付
台灣神經學會理事長胡朝榮醫師表示,台灣病友有超過一半是成人,其中多數對治療抱持著迫切的期待,耳聞國際上治療經驗,病人治療前「如廁後要請家人協助沖馬桶」,治療後將可自行處理。治療後,病友可以自行走更遠,體力更好,生活品質也改善。
健保署於日前公告SMA藥品給付範圍放寬預計4月1日上路,符合「3歲內發病確診:起始治療年齡未滿7歲,或起始治療年齡滿7歲或以上,且上肢運動評估RULM≧15 」之條件的病友,可由健保給付治療藥物,台灣SMA治療將邁入新篇章;胡朝榮期許SMA病人,能有機會改善生活品質,重新燃生命希望。
台灣小兒神經醫學會秘書長郭雲鼎醫師分享,SMA是一個漸進性退化的疾病,但不影響病人的心智,SMA病友不僅是榮獲最多「總統教育獎」的罕見疾病,還有很多才華洋溢的病友,具有寫作、出書才能,或有美術的天分,一個個都是以「正向樂觀」、迎接挑戰的生命鬥士。
過去無藥可醫,現今有機會改變生命。郭雲鼎呼籲SMA病友,應當積極返診,與醫師討論進一步的治療或照護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