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菜根香,勝嚼酒肉飯

星雲大師 |2008.05.10
35777觀看次
字級

編按──

二○○五年十月五日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在美國洛杉磯西來大學主持為期五天的「當代社會問題探討」座談會。順應素食風的興起,特別以「佛教對素食問題的看法」作為主題探討,與台美十餘地區之數百名大學生,透過網際網路同步上課。
本周正值世貿三館舉行「台北國際素食暨有機產品博覽會」,特摘錄部份記錄,以饗讀者。


食肉者,斷大慈種

問:談到「信仰佛教」,很多人會聯想到「吃素」的問題,佛教徒一定要吃素嗎?佛教提倡「素食」的意義為何?

答:許多人把素食視為信仰佛教的指標。其實,佛教最早從印度傳入中國時,並沒有規定僧人不許食肉。《大般涅槃經》裡,佛陀言:「食肉者,斷大慈種。」於是後人為了實踐慈悲精神,而倡導吃素。一直到了南朝,梁武帝出於悲心,制定〈斷酒肉文〉,提倡僧伽全面食素,並鼓勵在家信眾學習,自此,佛教與素食的關係才更加密切。 

素食之所以能流傳是受到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儒家主張仁愛、提倡孝道,孟子說:「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所以君子遠庖廚。」此外,父母過世服喪期間,子女布衣蔬食,禁斷酒肉;甚至遇上重大祭典時,人們也要齋戒沐浴,以示對神祇的敬畏。佛教傳入中國之後,「戒殺放生」的觀念與儒家「仁愛」思想結合,也使得素食風氣更加興盛。

明朝陶周望有首詩說:「一指納沸湯,渾身驚欲裂。一針刺己肉,遍體如刀割。魚死向人哀,雞死臨刀泣,哀泣各分明,聽者自不識。」生命很可貴,「山珍海味」是多少生命的犧牲,如果讓牠們安全地生存下去,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嗎?我們何必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慾而讓動物受苦呢?更何況吃飯,也不一定要珍饈美味,所謂「一杯清和茶,勝喝瓊玉漿;一口菜根香,勝嚼酒肉飯」,即使是青菜蘿蔔也能飽腹啊!

學佛之後若能吃素當然最好,倘若因為家庭、工作環境等等因素不能吃素,可以選擇初一、十五或六齋日吃素,或是選擇肉邊菜、三淨肉。想想,牛一生辛苦地為人類耕田、拉車,甚至死了之後,牠的皮、肉還被拿來利用,牠如此的把一生都奉獻給人類,難道我們連一點慚愧、感恩的心都沒有嗎?

有很多人顧忌皈依之後是不是就要吃素,其實,皈依三寶是信仰的問題,素食是生活的習慣、生活的觀念,是道德上的問題。佛教提倡素食,用意是讓發心信佛、學佛的人都能夠擁有「素心」;心地清淨、善良、簡樸才是最重要。

正視良藥,為療形枯

問:生物學家為生命所下的定義是:凡經歷生長、繁殖、死亡過程的,都是生命。在此定義下,無論動物或是植物,都有生命。既然植物也是生命,為何素食者不吃動物,卻吃五穀、蔬果等植物呢?

答:這個問題也是我年輕時曾經產生的疑問:「吃素!吃素!青菜、蘿蔔也有生命,它也要活命,我怎麼可以吃它呢?不吃豬馬牛羊,卻吃青菜、蘿蔔,實在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吃素還是不究竟啊!」又有人說,蔬菜之所以能吃,是因為它不會流血,而動物會流血,所以不能吃牠。試問蝦、魚、螃蟹不會流血就可以吃嗎?

其實,植物的生長、繁殖、死亡是物理現象,不是心理現象。例如雞、鴨,你要殺牠,牠會有心識反應,會恐懼害怕;你吃青菜、蘿蔔,它只有物理的反應,沒有心識反應。就以一般人都會有的同情心來說,摘取一片植物的葉子和殺死一隻動物的心情,畢竟還是不同。

此外,殺害動物是斷其命根,一旦死亡就沒有再生的能力,而植物只要再播撒種子,就可以延續生命,甚至大部分的蔬菜、水果,平時如果不去採收、修剪枝葉,明年就無法長得好。所以,佛教裡認為吃植物比較沒有所謂慈悲與否的問題,但是吃動物就有所顧忌了。

佛教徒在吃飯時要作五種觀想,稱為「五觀想」:

計功多少,量彼來處;

忖己德行,全缺應供;

防心離過,貪等為宗;

正視良藥,為療形枯;

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所謂「吃現成飯,當思來處不易;說事後話,唯恐當局者迷」。無論素食與否,人們每天能有飯菜吃,是經過農夫種植、工人碾製、商人販售,乃至陽光、空氣、水份等因緣所成就。因此,吃飯時最重要的還是要以一顆感恩心來受食。

吃素的人要有隨緣的性格,吃素吃得開心,何必在乎別人吃葷?




吃素不能吃得古怪

問:素食是為了長養慈悲心,但是有的人因為執著自己吃素,因而造成別人的不便,可否請大師針對吃素應該注意哪些觀念與習慣,再給我們一些開示?

答:吃素是一個良好的習慣,應該提倡,但是吃素不能吃得古怪,否則就為人所詬病了。

有的素食者不肯到別人家裡作客,因為他認為別人家的鍋子炒過肉,不清淨。如果是這樣,六祖惠能大師吃肉邊菜也不可以囉?常常有信徒好意跟我說:「師父,請到我家裡來接受我的供養吧!我特地為你買了新的鍋碗。」或者說:「師父,我把鍋子刷洗得很乾淨,你放心到我家裡來吃飯。」我說:「不用這麼麻煩,你煮過肉的鍋子,隨便沖洗一下,再煮東西給我吃,也不會怎麼樣。我是去吃菜的,又不是吃鍋子!」

有時候坐飛機,點心時間一到,空中小姐依序供應麵包、糖果,但是看到出家人,她就說:「這麵包是葷的,你不能吃;這糖果是葷的,你不能吃。」奇怪!麵包、糖果又不是肉,為什麼說是葷的?原來是含有動物性油脂。當然,不徹底的素食者不會忌諱這些,即使是完全的素食者也不用過於顧忌;素食者最忌做怪,老是這樣不可以、那樣不能,會令人反感。

有的人不肯和吃葷的人同桌吃飯,大可不必如此矯情。吃素的人要有隨緣的性格,只要自己吃素吃得開心,何必在乎別人吃葷?甚至有的人見到你吃素,也會很好奇,這時候如果分一點素菜給他試試,或許他也很歡喜呢!

吃素不要吃得古怪,但是也不能因為開方便而變得隨便。比如有的人喜歡吃肉,他就說:「吃葷?吃素?方便就好了啦!」或者有素菜吃而不吃,卻說:「方便就好。」這些都是不合理而曖昧的。

上天有好生之德

問:佛教准許殺生嗎?例如:用小動物做實驗,也是殺生嗎?農夫可以使用農藥除蟲嗎?漁夫可以學佛嗎?

答:佛教徒吃素的原因大多是為了避免殺生。佛教要人不殺生,但是要完全「不殺生」卻不容易。例如,生病了,去看醫生,醫生一針打下去,會殺死很多細菌,這不就是殺生嗎?此外,「佛觀一杯水,八萬四千蟲」,一杯水裡有很多生命,你喝了它,不也是殺生嗎?親人往生火化,人雖然是死了,身體裡卻還有很多細胞、微生物,你把他燒了,不也是殺生嗎?平常用木柴燒火,木柴裡有很多寄生蟲,不也是殺生嗎?

如果這許多殺生都有罪過,那麼人的罪過可就多了。以我的瞭解,喝水、打針、燒木柴不算殺生。為什麼?因為我沒有殺心,一點殺生的念頭都沒有。一切法都是由心所創造,所以關於「殺生」,有殺心和沒有殺心,結果是不一樣的。

佛教當然不准許殺生,但是殺生的情況也有不同,有的人趕盡殺絕,用恨心殺生;有的人為了救人救世,慈心而殺。例如佛陀在因地修行時是一位商人,有一次出海經商,船上遇到一個壞人謀財害命,為了救船上的五百名商人,只好將惡人給殺了。

對於殺生,可殺、不可殺是很複雜的問題。在正常情況下,每個生命都很可貴,不容許受到傷害,但是站在人道的立場,有時候殺生要看生命所處時間、空間的價值為何。

瞋恨的殺固然不好,有時為了慈悲、正義而犧牲其他生命,也是被允許的。

我出生在北伐抗戰時期(一九二七),十歲的時候(一九三七)正值中日戰爭爆發,當時大雪飄飄,我一個小孩子扛了兩條被單,隨著人潮逃亡,那種骨肉離散的景象,真是淒慘無比。八年抗戰之後,接著又遇上國共內戰,戰火連綿,不知多少家園毀於一旦,多少無辜的生命就此喪生了。戰爭是殘忍的,因此若是為了救民於水深火熱,為了維護正義公理而發動戰爭,還情有可原,如果另有企圖,為了侵占國土、種族歧視等等而發動戰爭,致使生靈塗炭,就罪過重大了。

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現在世界上有許多衛道人士,積極提倡廢除死刑,甚至有些國家的法律早已廢除死刑。廢止死刑到底妥當不妥當呢?我個人以為,犯了其他罪過,都能給予諒解或是將功折罪,如果是殺了人,所謂「殺人不償命」,這是違反因果的,就值得再研究了。

有人問:用小動物做實驗是殺生嗎?這樣的行為可以嗎?記得二○○一年時,我應邀到新加坡,與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畢業執牌醫生及在學的準醫生舉行座談時,他們也很關心這個問題。當時我告訴他們,醫學上以動物做實驗,目的是為了救天下蒼生,所謂「死有重於泰山,有輕如鴻毛」,死的價值不一樣,醫生從事醫學研究,目標遠大,有時也可以不必拘泥於小節所謂「犧牲少數,成就多數」,只要不是濫殺,不是心存恨意,不是以殺之而後快的心殺生,雖然功過還是存在,但是這種行為是為了救普世人類,也是功不唐捐。不過,做實驗不得已要殺生時,如果能帶著「對不起」、「感恩」的心態,並將實驗功德回向給被犧牲者,就比較圓滿了。

也有人問:「農夫種田,為了收成好,必須噴灑農藥,驅除害蟲,這樣做有罪過嗎?」我不能違背佛法,打妄語說:「這些行為沒有罪過。」其實必要時驅除蚊蟲,並不是很嚴重的問題。因為佛法所說的不殺生,主要是以「人」為對象,以殺人為嚴重,當然,如果能事先預防或驅逐,比殺生要好些,倘若不行,為了生存而驅除,也不是很大的罪過。

事實上,我們平時在有意無意間傷害的小生靈更多,這種無意中殺害的行為,縱使有罪,也屬輕微。佛教重視的是動機、存心,懷著瞋心而故意殺生,那必定是要受苦報的。關於殺生的問題,如果探究得太過仔細,容易鑽牛角尖。因此,以人為本的佛教,對於許多小細節的事情,可以不必太過堅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