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台灣的維他命售價過高,引起社會高度關切,衛生署討論後決議,將綜合維他命放寬為「食品」。
儘管衛生署比照美國,將維他命視為「食品補充劑」,讓民眾服用維他命無須負擔高昂售價,但「價格」問題不等於改變國人的「習慣」,如何導正國人的「維他命觀念」,及加強管理,是政策開放後必須留意之處。
首先,美國列為「食品補充劑」的維他命是低劑量,而國內的藥品和食品有模糊地帶,若國內因改列「食品」而降低劑量,不符國人的習慣,市售維他命可能還是高劑量,能否降價,還有待觀察。
而且,國內已有營養過剩的問題,維他命改列「食品」,以國人的習慣,必須宣導民眾正確的服用維他命觀念,避免民眾輕忽過量服用的副作用,而影響健康。
此外,更值得關切的是,維他命改列「食品」後將不受管制,恐因管理寬鬆,使得偽劣品魚目混珠,衛生主管機關必須加強稽查。
王質(台北市/醫藥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