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點滴】 探究中都唐榮磚窯廠的歷史風華(下)

文/許峰源 |2022.12.22
1023觀看次
字級

文/許峰源

一九七○年代初期,唐榮磚廠生產的耐火磚,直接提供唐榮鐵工廠使用,並極力開拓銷售市場,受到台灣煉鋼與機械市場青睞。未久,台灣因應石油危機啟動十大建設,設置大煉鋼廠,許多大小型煉鋼廠如雨後春筍般設置,其煉製作業都需要高耐熱磚材,唐榮磚廠因而興建多座倒焰窯,增加產能,並持續透過國際技術合作及添購新設備,提升生產效能。

由於磚廠業績長紅,一九七四年八月一日起,從唐榮鐵工廠三級廠升為二級廠,擴大人員編制,額外設置耐火磚工廠,實際管理現場業務。原本唐榮磚廠同時生產紅磚、耐火磚,後來漸漸以後者為主力商品。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磚廠易名耐火材料廠,以銷售耐火磚為主。一九七九年,耐火材料廠設法增加產量,勘查各國生產模式後,成功打造隧道窯,窯體以預熱帶、燒成帶、冷卻帶組成,燒製過程分為乾燥、預熱、燒成與冷卻階段,設有軌道以台車輸送,達到節省人力的目的。

一九七○年代是高雄磚廠的榮景時光,但也面臨許多問題。例如大量生產耐火磚造成空氣汙染,嚴重影響鄰近民眾生活,多次被高雄市政府要求改善;另外,磚廠安全衛生、勞工安全機制檢核也未能順利通過。加以唐榮磚廠地處市區,隨著都市計畫的發展,已不適合作為工業產區,不少輿論認為應變更為住宅商業區,重新規畫、改良土地,讓該區成為一個新興核心。除了上述外部隱憂,磚廠內部面臨部分設備老舊、簡陋的問題。內外交迫下,一度考量小港沿海、仁武、大社或楠梓加工出口區,作為新廠房遷移的地點。

一九八○年代初期,唐榮鐵工廠在營運上精簡組織,將耐火材料廠併入中興不銹鋼廠,繼續生產耐火磚。一九九二年,隧道窯停止燒製耐火磚。一九九九年,配合台灣省政府虛級化政策,唐榮鐵工廠調整組織與業務,改制隸經濟部國營會,成為國營事業,卻面營國營事業民營化的浪潮。二○○二年,唐榮鐵工廠部分部門民營化,部分進行縮編,磚廠員工在該年全數撤離。二○○三年,磚廠搖身成為高雄市定古蹟,二○○五年躍升為國定古蹟,成為高雄工業文化遺址,在台灣建築史與建材進化以及台灣工業化進程中,占有其一席之地。

今日,磚廠已陸續修復各式磚窯建築,有興趣者不妨前往造訪。當踏入園區,可先看到八十公尺長的隧道窯,接著是多座倒焰窯和南北兩座高聳的煙囪,最後是猶如一座古城牆,規模宏大、兩層樓高的霍夫曼窯,是目前全台灣現存最大窯體建築。距離園區不遠處,還有日治時期的紅磚事務所,這是當年台灣煉瓦會社打狗工場的辦公室,乃磚廠營運核心,舉如磚塊品質與產量、技術提升與窯體建置,以及如何因應時代而改變等事務,都是在這間辦公室裡討論後凝聚共識,形塑決策後執行,著實影響著百年來高雄製磚業、營造業與煉鋼業的進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