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永山久夫
受邀用餐或在別人家作客吃飯,每當主人問「要不要再來一碗?」時,總煩惱該不該老實說「好」,但又怕對方覺得自己厚臉皮,往往最後還是婉拒了。
其實就禮儀層面來說,只吃一碗飯是不吉利的作法。
日本人習慣在守靈時盛一大碗飯,將筷子垂直插在中間,供於故人枕旁。當然,已逝之人永遠不可能「再來一碗」了,這碗飯就稱為「一膳飯」或「枕飯」,象徵永遠的分離。
只吃一碗飯容易使人聯想到上述守靈夜的「一膳飯」,因此,再添一碗飯才是符合用餐禮儀的舉動。
日本有些地區還保留著這樣的習慣,即便是在自己家裡吃飯,第一碗飯也一定不添太滿,吃完這碗後,即使只添一口也好,一定會再來一碗飯。
此外,請主人為自己再添一碗飯時,碗裡留一口飯不吃完,才是正確的禮儀。或許有人認為不把飯吃乾淨很沒禮貌,但是在日本的飲食思想中,這留下的一口飯代表與對方的緣分「今後也將繼續」,傳達了珍惜彼此緣分的意思。
吃完整頓飯時,才把碗中的飯吃到一粒不剩,意在暗示主人「我吃完了,請賞杯茶喝」。
反之,站在主人的立場,看到客人碗裡留著一口飯時,就該知道這是為對方添飯的時機了;在對方開口說「請再給我一碗飯」之前,主動提議添飯。這時,為了不讓大家聯想到盛得滿滿的「一膳飯」,除了避免使用「再給您盛一碗吧」的說法,再添的那一碗飯也不要添滿才符合禮儀。
(摘自《日本和食考:連日本人都大驚奇的和食百科》,商周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