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鹹點 炸蒲仔丸

文/小魚媽媽 |2022.12.17
3319觀看次
字級
圖/小魚媽媽

文/小魚媽媽

鄰居不約而同送來了「蒲仔」,有綠底白斑的水壺蒲、長條形的淡綠扁蒲,為了弄清楚它們的名稱,我特地上農業主題館網站查詢扁蒲一族。

扁蒲依其多變的果型,而有許多不同的名稱。簡單來說,圓的稱為「匏」或「瓢」,首尾如一的長型「蒲仔」稱「瓠」。

若要細分,瓠有長柄的稱「懸瓠」,無柄而圓大者為「匏」。上窄下圓像西洋梨的匏,謂「壺」,而上小下大有細腰者,就是蒲蘆(葫蘆),各有各的特色。儘管它有許多名稱,果型有圓、有扁、有長、有短,也有像天鵝或葫蘆的形狀,煮熟後都同樣軟嫩可口、營養消暑。

簡單搭個棚架或倚附圍籬就能種植,可遮蔭納涼兼賞花果及填飽肚腹等多種效益的「蒲仔」,因其生性強健、適應力強、栽培容易,早在《詩經》裡就有相關記載,是古老農作物之一。

盛產之時,左鄰右舍輪流送來扁蒲、絲瓜幾無間斷,送菜來的人總謙稱「不小心種太多,請幫忙吃一些」。為了讓家人樂意享用,不得不多花點心思變化料理,例如:刨絲加麵粉煎成餅狀,就是女兒的最愛。

前些日子,阿蘭姊送來一口大小的炸蒲仔丸,頗得外子歡心,我也從中得到靈感,試著將扁蒲麵糊以油炸方式料理,不過總覺得只有鹹味,太過單調。於是再將紅蘿蔔、玉米粒、麵粉和瓠瓜絲一起攪拌後(不必另外加水),舀起一瓢,以雙手互握方式捏成團,下鍋油炸至金黃色,再撈起瀝油,即是道外酥內軟、香噴噴的佳餚,沾醬不沾醬都好吃。

紅蘿蔔、玉米粒的口感與甜味,彌補了扁蒲的平淡,炸好的丸子很快就被吃得盤底朝天。這樣的蒲仔丸最適合現炸現吃,外層的酥脆口感,就連不愛瓠瓜的外子亦開懷大啖,咂嘴直說還能多吃幾個,真可說是消耗「蒲仔」的妙招。

這次摸索、調整成喜愛口味的經驗,也讓廚藝欠佳的我多了些自信。雖說剛開始只為了不浪費食物,但促使自己尋求轉變的動力,是希望讓家人放下不好吃的成見,一起來感受親友耕種時令蔬果的用心。因為唯有妥適料理及享用,才是對土地與農民生養萬物的最佳感謝。

突如其來的贈禮占據冰箱庫存,縱然使人困擾,也得想辦法烹煮或找機會轉送。人生也是這樣,不見得球球都是好球,往往有意外從天而降,打亂原本訂好的計畫,就看我們的歷練,能否做好隨時揮棒的準備。

幾個扁蒲也能發人深省,我忍不住天馬行空幻想著,下回來試做瓠瓜可樂餅,而且得請烤箱代勞,以免吃下太多油,我們很快都變大胖子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