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潘楠慕
聯合國「全球電子垃圾監測」(Global E-Waste Monitor)最新報告估計,到二○三○年時,全球產生的電子垃圾將超過七千四百萬噸。隨著各種電子設備的消費量增加、使用期限縮短和維修選擇減少,電子廢棄物的數量持續攀升。
報告指出,菲律賓是東南亞最大電子垃圾產生國之一,平均每人每年產生近四公斤電子垃圾,不僅對當地民眾健康構成重大危害,也會破壞環境和氣候。
有鑑於此,菲律賓政府正設法減少電子廢棄物的數量,包括透過政策,鼓勵廠商和民眾選用環保材質的電子產品,提供維修管道延長產品使用壽命,以及加強宣導回收。
在電子垃圾回收方面,還有一個額外的好處是,經由適當的收集、儲存和處理,廢棄電子產品將成為有利可圖的貴金屬來源。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與菲律賓環境暨自然資源部合作,在菲國設立電子廢棄物處理、儲存和處置(TSD)專區。這個專區位於馬尼拉,從事電子廢棄物回收的人員,從家庭或回收站收集被扔棄的電子設備,例如電腦、電視機、冰箱和手機,運往專區進行拆解和提煉貴金屬等作業。
UNIDO總幹事穆勒(Gerd Muller)表示,該機構除了協助菲律賓建造電子廢棄物TSD設施,也開設講習班,為回收業者提供必要的技能,包括如何根據國際安全和安保標準拆卸零件,正確使用現代拆卸技術和工具以及防護設備。
穆勒指出,菲律賓政府的合作是推動電子廢棄物減量回收的關鍵;他說:「菲律賓是很出色的典範,向其他國家展示如何透過有計畫的行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包括技能發展、創造就業、技術和知識轉移、循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