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黃金礦商 轉向永續生產

編譯/潘楠慕  |2022.12.11
1970觀看次
字級

編譯/潘楠慕

剛果淘金者進行手工和小規模採礦(ASGM)時,常用具有極高毒性的汞(水銀)將黃金微粒和泥土分離,其原理是利用水銀吸附黃金的能力與特性,將沙金加入水銀攪拌,當水銀溶解、吸收黃金達飽和狀態時會變成固態,再將其加熱,讓水銀揮發。

大規模專業金礦開採業者主要以氰化物在密閉提煉池裡提煉黃金,但非法或小規模的金礦開採使用這種「汞齊法」(amalgam)煉金後,通常把含汞廢水倒入河川,這些汞會沉積在河底,經細菌轉化為有機的甲基汞,之後被水生物吸收,進入食物鏈,造成神經、消化和免疫系統損傷。

據統計,剛果約有一萬名礦工從事ASGM,他們以汞齊法煉金,每年約排放多達二點三噸的汞。此外,他們也常非法砍伐森林以擴大採礦,危及剛果盆地的生態系統。

環保專家指出,剛果近七成國土位於剛果盆地,這是非洲最大的熱帶森林地區,不僅是地球上五分之一物種的家園,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匯(carbon sink),吸收的碳比亞馬遜和亞洲所有熱帶森林合計還多;也因此,剛果盆地熱帶森林的保育,攸關全球氣候穩定。

為了邁向永續採礦,剛果已啟動一項耗資一千萬美元的計畫,以減少該國手工採礦者對汞的使用,並保育森林。

非洲健康與環境中心(CASE)協助剛果推動「ASGM長期發展計畫」,鼓勵剛果採礦者採用無汞技術,為他們提供融資管道,並透過永續景觀管理行動,減少產業對環境的傷害。CASE指出,此計畫將為小規模採礦者提供新進煉金技術以及無汞加工設備,並尋求設備供應商和製造商的支持,以協助剛果礦業邁向更安全、更環保的未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