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建議民眾若有長期鼻竇炎症狀,務必就醫檢查,避免病情惡化。圖為情境照,非當事人。圖/亞大醫院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年約6旬婦人,十年前開始出現擤鼻涕帶血絲及鼻涕倒流等狀況,檢查後以為是鼻竇炎作祟,但用藥後卻始終未明顯改善;甚至還引發頭痛後遺症,不時會心浮氣躁、對家人大發雷霆。就醫發現,原來有一顆牙齒「流浪」到鼻腔內,經以自然孔導航手術取出後,不僅讓她找回好脾氣,也換來一夜好眠。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部長田輝勣指出,患者就醫時反映右邊鼻子十分不舒服,每天都得對抗嚴重鼻塞、鼻涕倒流,不僅白天精神差,連晚上都難以成眠,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期間曾多次就醫,但都懷疑是鼻竇炎引起,用藥後依舊未改善,最近鼻涕倒流症狀更加惡化,引發嚴重頭痛,脾氣變暴躁,讓家人都很擔心。
經安排核磁共振檢查後,赫然在患者的左上顎竇位置處,發現一顆外型及密度都疑似「牙齒」的不明物體,研判是「異生齒」作祟,醫師建議必須藉由外科手術取出後,才能徹底改善病灶。
田輝勣表示,這顆鼻竇異生齒的位置十分特別,若採取傳統手術方式,需先翻開上嘴唇內側牙齦部位,之後打洞鑽入鼻腔前壁取出,不僅傷口大,且術後癒合時間長,經溝通後,患者同意採用「自然孔」(鼻腔)執行手術,過程中透過磁導航3D立體定位系統,很快就找到異生齒位置,前後僅30分鐘即取出約2公分大的異生齒。
經手術後取出約2公分大的「鼻竇異生齒」。圖/亞大醫院提供
患者術後隔天即出院返家,日前回診不斷感謝醫師說:「現在兩邊鼻孔都不塞,也不再頭痛了!」
田輝勣指出,「異生齒」是指牙齒生長在口腔齒槽以外的地方,常見多出現在上顎骨部位,而該婦人發生位置卻在鼻腔內,臨床出現機率極低,這類患者往往會引發感染及發炎,進而出現鼻涕倒流、流鼻血、鼻塞等疑似鼻竇炎症狀。
田輝勣強調,鼻竇炎是常見鼻科疾病,患者不僅會感到鼻塞不適感,嚴重者甚至會引發氣喘、耳悶塞、中耳積水、支氣管炎、頭痛、頭暈等後遺症;提醒民眾若有上述情形,建議諮詢專業醫師,避免病情持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