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湧酸水 中醫師:藥物改善、調整飲食作息

王淑芬 |2022.12.06
892觀看次
字級
工作忙碌及壓力,加上不正常飲食會出現胃食道逆流,中醫師施予藥物治療也建議揉按穴道,調整作息才能避免症狀再現。圖/Pexels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生活壓力大,很多人3餐飲食不正常,甚至暴飲暴食,罹患胃食道逆流,常有胸口灼熱、胃食道湧酸水等情形。中醫師將胃食道逆流分成4類並建議按摩穴道、調整飲食及作息,戒除不良嗜好等,才能避免症狀再現。

高雄榮總傳統醫學科醫師吳秉翰說,常有罹患胃食道逆流患者求診,多因胸口灼熱、喉嚨異物感、酸水上湧或胸痛等,有時出現夜間咳嗽、晨起口苦 、噁心或聲音沙啞等症狀等。

他將胃食道逆流分成4類並施予治療,建議輔穴道按摩以改善症狀造成的不適。

基本型患者多因心情不暢誘發或加重症狀,有胃脘(胃痛)、反酸、食慾不振等,胸骨後疼痛或燒灼。建議保持輕鬆心情 ,讓身體自然調整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穴位按摩中脘(歧骨與臍中連線的中點)及太衝穴 ( 第一與第二蹠骨夾縫處盡頭 ) ,每日數次。

上班族型胃食道逆流是肝胃鬱熱型,多因性情急躁且激動易怒,容易有胸骨後和胃脘灼痛、口乾口苦症狀。上班族壓力大且長時間久坐致脾胃運化功能下降,建議每天規律運動,加強豐隆及太衝穴揉按。

董事長型屬於痰濕內阻型,多因飲食不節制,症狀含胸骨後和胃脘灼熱或疼痛、吞酸欲吐等。建議細嚼慢嚥養護脾胃,穴位按摩以豐隆、天樞穴 ( 肚臍旁三指幅 ) 揉按。

長輩型多因脾胃虛寒,主要症狀有胃院脹滿隱隱作痛、小便清長等。建議多吃溫熱食物並減少冰冷飲食以避免損傷胃氣。穴位按摩氣海 ( 肚臍下兩指幅 )、陰陵泉穴 (脛骨內側髁後下方凹陷處)揉按。

吳秉翰指出,胃食道逆流多與不良飲食與生活作息有關,服用中、西藥僅是輔助,患者仍需運動、 飲食調理、作息調養,戒除不良嗜好如菸、酒等,才能避免胃食道逆流症狀再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