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之時】蟬回首

文/吳鈞堯 |2022.10.31
696觀看次
字級

文/吳鈞堯

被吵醒那天,以為大雨淋漓,轟轟作響鑽進窗隙,可天光微亮,縱有窗簾遮掩,仍洩漏這是一個好天氣。果然天好,再開一小縫窗聽仔細,惱人清眠的竟是蟬聲。像被小孩拉著下床陪伴玩遊戲,起床氣也消了。

我的長篇小說《孿生》中,蟬被我引申為陰陽兩界使者,牠的咧咧聲可以承載思念,這與蟬蟄伏多年才得羽化有關,不僅神祕也具備神性,還一個淵藪是我對蟬懷著深深愧疚。

一九九三年偕朋友上北京。王府井大街燈影飄搖,小吃一道道,眼撩亂、心慌忙。朋友看到炸蠍子,又好奇又鄙夷。我當時想,吃蠍子恐怖嗎?那麼,吃蟬呢?不需鹽巴、花椒或檸檬,只需要灶一個、蟬數隻,在微溫的灶肚裡,翻動柴灰刮扒出蟬時,牠全身焦躁黝黑,蟬翼灰飛湮滅,只剩蟬體渾黑結實。不吃腳,也不食肚腹,撥開蟬的背,那黑黑的兩面背歷經酥烤,一撥即碎,肉,僅小指指節大小,卻液豐味爽。

麻煩處在抓蟬,還好我的村落昔果山,蟬盛產,只要高粱桿一支、塑膠袋一個,就沒困難。蟬幾乎都悶不吭聲,讓牠自己燃燒,完成一個孩童吃的欲望。那是我的窮苦少年,吃食的欲望如此強烈,看見有錢人家含糖吃、啃雞腿,我的肚子裝滿自己的口水。只好瞄準向蟬。

我不曾再抓過任何一隻蟬了,有時候路邊看見老蟬行動蹣跚,瀕臨死亡,我移動牠們到草叢深處,希望隔天得以露水餵養。傍晚散步溪邊,深處蟬聲稠密,看不見蟬影,倒是有幾隻孤蟬,棲息臨溪相思樹,牠們透明羽翼、黝黑身軀,一如往昔。

久逢老友般,我在樹下聽牠們唱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