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2.10.27
5346觀看次
字級
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1

張雅娟第一次帶孩子到海邊時,沙灘卻充滿了垃圾,讓她驚覺生活充滿汙染,於是2019年她創辦品牌「Nature Me」,除了以各種不同材料,製作無毒親膚的親子用品,並結合環境教育,希望改善汙染與環境教育意識薄弱的問題。張雅娟表示:

「很多時候能慢慢變不同的原因,就是每天生活中堅持的信念,與一點一點累積的努力,最終成為影響力。」

2

五華國小教師杜筱梅關注特殊生、情緒困擾受創等孩子,她透過兒童原創繪本,讓孩子在創作中自我療癒,同時認識自己、尊重他人,並從中看見自己的亮點和價值。杜筱梅認為:

「這個世界不是優秀人的世界,而是所有人的世界。」

3

全球暖化,動物面臨沒水可喝的窘境;非洲肯亞有位「水人」姆瓦盧(Patrick Kilonzo Mwalua),為了拯救野生動物,他每天開著裝滿水的卡車,到肯亞察沃國家公園(Tsavo National Park),最多往返5趟,行程700公里。姆瓦盧說:

「當你想為地球做好事時,只需要繼續前進。」

4

張素玲從小的夢想是當畫家,42歲罹患淋巴癌,她醒悟短短的人生,如果沒有為自己活過豈不可惜,所以走上畫畫這條路;張素玲表示,畫畫原本想療癒自己,沒想到卻療癒更多人,她體悟到:

「原來不需要特別做什麼,只要好好活出精采的人生,就是對這世界最好的貢獻。」

5

陳冠華自小因早產缺氧造成腦性麻痺,幸好僅傷及運動神經,智能與口語表達沒有受到影響;雖然成長過程,比一般人付出更多努力,但他並未退縮,今年如願考取高雄小港桂林國小代理老師。陳冠華說:

「我想告訴每個孩子,即使遇到困難與挫折,只要勇敢的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克服逆境。」

6

中國大陸重慶有一位「捐血達人」周德術,2006年聽說血庫缺血,他堅持每年捐兩次全血(800毫升)、每月捐兩次成分血(100毫升),獻血總量達到2萬5000毫升,也因此獲得兩次「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金獎。周德術說:

「挽救病人的生命是最開心的事情,所以我一直堅持下來。」

7

有「黑手校長」之稱的雲林斗六家商校長許永昌,,他國中畢業後,就到鐵工廠當學徒,先透過夜校進修,再以技優生保送台灣師範大學,並陸續取得碩博士學位;他以「適性揚才」理念教學,鼓勵學生動手做,找到自己的興趣。許永昌說:

「只要肯努力,終究會有收穫。」

8

台灣有位「非常律師」──罹患「先天性脊髓性肌肉萎縮症」陳俊翰,儘管全身癱瘓,還歷經火警導致雙腿截肢,但他不向逆境低頭,除了取得台灣大學法律、會計雙學士,還是2006年律師高考榜首,今年更取得密西根大學的法律博士。陳俊翰說:

「希望幫助身障人士,獲得應得權益,無愧於踏上法律的初衷──消弭社會不公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