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麗娟
疫情升溫,人與人之間有了規範的社交距離,見了面不再擁抱、握手,改用手肘互相「叩」一下,表示問好。
見不到孫子的日子,打開視訊,他輕輕叩一下手機,跟我打招呼。問他有沒有長高高,他趕緊蹲下去,自己發出「咻」一聲,站了起來,哇!長這麼高了。
孫子喜歡學阿公伏地挺身,雙手撐著地板,雙腳屈膝、伸直,小屁股翹起又放下,像毛毛蟲拱著身子爬行。聽到手機鈴響了,馬上把手掌貼在耳朵上,認真聽電話,實在可愛。他最愛的遊戲是偷藏家人的拖鞋,門後、沙發底下、有時用手拿著藏在身後。大人只得暫時離開沙發,追著他滿屋子跑。孫子,讓家人動起來,不再是躺在沙發上那顆圓滾滾的馬鈴薯。
「搖呀搖,搖到外婆橋,好讓外婆瞧一瞧。」每次孫子回來,我總這麼念給他聽,然後仔細地瞧瞧他,啊!變高了,也長一些肉肉了,頭髮變得又黑又亮,然後,我們相互看一下,哈哈大笑。
下著毛毛雨,牽著孫子去大都會公園觀賞泰迪熊展,孫子最喜歡鳳梨泰迪熊和草莓泰迪熊。看到他們雙腳踩在水裡,想起他的媽媽曾說過,鞋子溼溼的不能穿,穿了會感冒。他覺得泰迪熊好可憐,要我把泰迪熊帶回家,幫他們換上乾淨的鞋子。很開心他記住大人說過的話,更欣慰的是,他擁有一顆憐憫心和同理心。
孫子愈來愈大了,女兒教他數數,一顆葡萄,兩顆葡萄……或一隻鴨子,兩隻鴨子……他會從一數到五了,很快的,也會數到十了。
一次,想測試孫子是否懂得家人的不同稱謂,有阿祖、阿公、叔叔……要他一個一個說再見。孫子對著家人說:「一個再見,兩個再見,三個再見……」全家都笑翻了,他不知發生什麼事,也跟著大家哈哈笑,忘了媽媽要接他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