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間社記者周云
文/星雲大師
提問八:請問大師您是在什麼時候立下弘揚佛法的志願?在您弘法當中,遇到最困難的事是什麼?
跟各位坦白說,我的修道過程曾經有過困難,但是我沒有把它當作困難。比方我受了十年專制、獨裁、不人道的教育,聽講經、聽開示都是要跪下來、合掌的,一跪就是幾個小時,跪到地上的石頭都嵌到肉裡面去。那個時候的教育,不准我們講話,常常要整理、打雜,動輒就是打、就是罵,遇到抗戰期間沒有米下鍋,經常受餓。就算被打、被罵、被冤枉,也沒有想到要離開常住。不知道是哪裡來的力量,所有的人都沒有想要走,也沒有什麼牢騷、怨恨,只覺得是當然的,所以就沒有覺得很困難。
現在回想起來,當初受那樣的教育真的很有福氣,因為在無情前面低頭,在有情前面還不感謝嗎?在無理前面服從,在有理前面還能不服從嗎?我慨嘆現在的父母就是道理太多。
提問九:追隨的師長負面情緒太多,甚至於指導我工作的法師待人處事,也是負面的情緒很重,跟著這樣的師長、指導法師,如何培養依止的信心?
他如果是孔子,你就要忍耐一點;他如果是提婆達多,也不必反抗老師。道不同不相為謀,吾愛吾師更愛真理,所謂「鐵打常住流水僧」、「三分師徒七分道友」。不要那麼在意,但是不能弄到仇恨,對簿公堂。
提問十:請教大師,您的弟子當中如果有些是煩惱眾生、煩惱的弟子或是程度不好的,您怎麼帶他、教導他?
來做我們的徒弟,都是我們的善知識。考驗我們的當然有,但是大多數的人都很好,我還沒有徒弟是一天到晚鬧不完的。他們對我很恭敬,我也不會忽視他們,結緣不要結怨,結了怨很麻煩。現在的社會,一些年輕人的道德觀念,或者師徒之間的倫理觀念和以前不一樣了;各人吃飯各人飽,各人生死各人了,他懂多少就是多少,有時候不能要求他們太多。
我在僧團的領導原則上,不要每個人都聽我的,而是給人一些空間。他有一些要求,只要不違反戒律,不違反僧團的規約,不是傷天害理的事情,比如他要請假幾天,就讓他請,要求不出坡、不做早課,必定是身體有毛病,要能諒解他,甚至體貼他,主動幫助他。人和人之間的相處,對方受到你的欺負,就會反抗你,如果你主動關懷他,他就不需要反抗,不過這很難做到。
有一些年輕人老是覺得受委屈,怎麼勞苦都不要緊,就是不甘願受冤枉、欺負,在修行道路上,就是要受冤枉、受委屈才能進步,才能增福進德。要受到很好的教育,就要有很好的反省能力,才能有好機緣,才能更進步。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