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自在】生死大事疑難解惑 (一)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2022.09.18
1422觀看次
字級

文/慧開法師(佛光山副住持、南華大學講座教授)

八月中旬,在上一系列專欄文章〈如何「見好就收,瀟灑走一回」?〉刊載期間,「生命書寫版」版編妙暢法師轉來一封署名「星雲大師皈依在家弟子」劉葆光居士的來信,這封信篇幅長達二千五百餘字。非常感謝劉居士的來信,他在一開頭就說道:「法師您在《人間福報》的「生死自在」專欄,我幾乎每一篇都有看。」接著敘述了好幾件與「老、病、死以及往生」有密切關聯的個人見聞與真實案例。

劉居士寫這封信給我的動機,是因為心中對於「如何面對及因應生死大事」有很大的疑惑,想知道如何才能夠好死而且不會痛就往生,這不只是他個人的問題,而是很多學佛的人都有同樣的疑問,因此希望我能為大家解惑。

我就根據劉居士的來信內容,綜合整理,以問答的方式呈現如下,供大家參考。

問題一:

我在YouTube視頻當中有看到一位在大陸的黃忠昌居士,為了求往生而自行禁語、念佛,念佛三年後往生。他的年齡才三十多歲,當然他是很有決心的,禁語又念佛三年,依照視頻上面所講的,最後他有微恙,發燒一兩天就往生了。可惜的是,這位黃忠昌居士沒有辦法像一些高僧大德一樣,能夠預知時至,坐著就無疾而終。不過,雖然黃居士在往生之前,有發燒也有些身體不適,但總算沒有重大傷病,也沒有臥病在床,也沒需要送醫院,算是蠻不錯了。

想請教法師:像這位黃居士那樣禁語、念佛三年往生,這樣的方式及做法是可以的嗎?有可能嗎?

解答:

此一提問不是單一的問題,而是包含了好幾個層面,可以有不同層面的理解,我會為大家做比較深入的分析。首先,針對劉葆光居士的疑問點:「像這位黃居士那樣禁語、念佛三年往生,這樣的方式及做法是可以的嗎?有可能嗎?」我的答覆是:就淨土行持與念佛法門而言,那位黃居士的方式及做法是可以的,也是有可能的,然而,我並不鼓勵採取這樣的方式及做法,因為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及做法。

根據《佛說無量壽經》,法藏比丘(阿彌陀佛的前身)四十八大願的第十八大願「十念必生願」:「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十方眾生如果能夠「至心信樂,具足十念」,就可以往生,那位黃居士禁語、念佛三年,當然可以往生,於理於事,都不違背佛法。

然而,《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云:「佛告阿難及韋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作不善業,五逆十惡,(中略),如此愚人,臨命終時,遇善知識,(中略),教令念佛,(中略)。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中略),如一念頃,即得往生極樂世界。」由此可見「十念必生願」是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為了接引下根眾生而發的大願,不過十念往生只能下品下生。

在這兩部經典之間,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對照,在《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中,佛許可五逆重罪的人能夠往生西方淨土,那麼《佛說無量壽經》為何不許造五逆重罪的人往生淨土呢?因為《佛說無量壽經》強調「誹謗正法」,如果有人不但造了五逆重罪,而且還誹謗正法,一個誹謗正法的人,會肯念阿彌陀佛嗎?如果他不肯念,又如何能夠往生淨土呢?反之,假如有人雖然造了五逆重罪,但是他沒有誹謗正法,也知道慚愧、知道懺悔,進而祈求阿彌陀佛慈悲救度,因此,如果他能夠至心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還是能夠往生淨土。

我們再回到那位黃居士的身上,他的年齡才三十多歲,正值「而立」之年,還遠不到「不惑、知命、耳順」之年,就急切於早早求往生,這樣會帶給社會大眾一種「消極、悲觀、厭世」的負面印象,也會讓人對佛教產生某種程度的誤解,這就是為什麼我不鼓勵這一種方式與做法的理由。

如果那位黃居士能夠如我在上一系列文章中所說明的「正助雙修」,一方面精進念佛,一方面同時力行三好、廣結善緣,不斷累積往生佛國淨土的智慧功德與福德資糧,當往生的機緣成熟時,不但可以預知時至,正念現前,如願往生,而且可以品位增上。

有關這一則提問的其他層面,我會在下一周做進一步分析。(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