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Pexels
文/鍾孝昇
雨後的公園,空氣泛著溼潤的泥土味。我走在步道上散步,忽聞一陣清香。轉頭一看,圓圓的灌木叢上,密密麻麻地開滿了細小的白花。那一縷熟悉的香氣撲鼻而來,像山風吹過林間,將我帶回那年翻越浸水營古道的旅程。
那是一段長達十六公里的步行旅程。我從屏東端出發,沿著這條充滿故事的山徑,翻越中央山脈,一路走向台東。南台灣中海拔的山林靜謐,大武山的雲霧迷濛低垂,每一步都像踩在歷史與傳說的褶皺裡。我從清晨走到黃昏,當雙腳終於踩在終點溼滑的岩石上,回首來時路,疲憊與感動交織心頭。
我們在古道終點稍作休息後,登上了一台小小的發財車。那是部落族人開來接駁的車,沒有冷氣、沒有座位,車斗裡擠滿了沾著泥濘與汗水的我們。車子從大武溪上游緩緩往下開,沿著溪流蜿蜒前行,河床上顛簸不平的石頭路,就像是在提醒我們:這段旅程,還沒結束。
搖搖晃晃之中,我們終於抵達目的地——台東大武鄉的加羅板部落。那是一個安靜而美麗的地方,我記得第一眼看到的,是路邊一整排盛開的七里香。白花在黃昏漸暗的光影下綻放微光,像極了旅途尾聲送上的祝福。
雜貨店的南排灣族人笑著說:「我們這個部落的名字,就是從這花來的。以前這裡滿山都是七里香,香氣飄得很遠,走到這裡就聞得到,所以才叫做加羅板。」他們的語氣帶著自豪,也像在說一段家族的記憶。
上網查了一下資料,發現七里香,又名九里香,這讓我想起,在客家語裡,也把九層塔叫做「七層塔」。到底是七層還是九層、七里還是九里,其實都不是問題,說到底,這些數字並不在於準確,而是傳達一種「多」與「盛」的感覺,是人們對植物香氣或形態的誇飾與想像。人們對於這些植物的名稱或許各自表述,莫衷一是,但那股濃烈的氣味,卻實實在在地留在我們的記憶裡。
那天,我坐在加羅板的樹下歇息,閉上眼,任花香與山風一同飄進心裡。那股香氣,是疲憊後的寧靜,是抵達之後的獎賞,也是我對這條古道、這片土地最深刻的記憶之一。
如今,在城市的公園裡再遇見七里香,它不再只是路邊的灌木,而是一段旅程的延伸,一座部落的名字,一種跨越語言與時間的香氣共鳴。原來,有些風景走過了會忘記,有些香氣卻會一直留在心底,成為生活中最不經意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