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肌不可失 營養師建議足量蛋白質併運動

王淑芬 |2022.09.13
2962觀看次
字級
慎防長輩肌少症,營養師建議要有充足的蛋白質、維持體重及適度運動,還有配合日照及均衡飲食。圖/記者王淑芬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隨著年齡增長所衍生的肌少症成了保健的重要課題,而糖尿病與肌少症也是造成長輩失能的重要因素,營養師建議要有足量的蛋白質、維持體重、適度的運動,才能保持應有的活動力。

高雄榮總營養師呂佩倫受訪指出,除了蛋白質、熱量之外,微量營養素也不能忽略,長輩要有日晒及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同時要適度運動,最好透過營養師調配均衡營養,也由物理治療師協助正確的體能訓練或運動,長輩才能挺直腰桿、氣色紅潤。

呂佩倫指出,高血糖造成的糖化終產物增加,可能會使糖尿病患肌肉質量和力量流失,甚至手部握力下降 ; 胰島素抗性也會導致蛋白質合成減少以及肌肉蛋白質分解,再加劇肌少症的發生,她說,對糖尿病人而言,血糖控制是減少或預防肌少症的關鍵之一。

隨著年齡增長要延緩肌少症,應有充足的蛋白質,她表示,生鮮之外,黃豆與豆製品、乳品類也能補充蛋白質及鈣質。

至於無特殊疾病者蛋白質調配,呂佩倫建議落實國民健康署「我的餐盤」口訣,建議豆蛋等1掌心、每天早晚1杯奶,提醒食物蛋白質應平均分散在3餐中,才能達到肌肉增加的效果。

除了均衡的營養,還要維持理想的體重,呂佩倫說,攝取足夠的熱量也很重要,因為缺乏熱量會造成體重減輕、肌肉疲勞、虛弱衰弱;罹患糖尿病的長者體重的維持 BMI在 24至27 kg /m2之間,即「微胖」的身材最健康。

她也建議長者要適度運動,有氧、肌力訓練、平衡訓練等,不過也提醒健康不佳的長者應先諮詢醫師,確保運動安全最重要。

建議長輩要有充分的日照,維持每周3-4次,日晒約10至15分鐘並攝取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如乳製品、菇菌類等。適度補充食物中存在的抗氧化物質,有類胡蘿蔔素、 類黃酮等,每天至少有3至4份蔬菜及2份水果,多選擇未精緻穀類為主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