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鹿特丹Markthal可以說是集世界各國美食的大排檔,高眺屋頂設計展現熱帶風情。圖/陳麗卿
阿姆斯特丹都會森林公園周日市集人氣很旺。圖/陳麗卿
文/翁台生
荷蘭住遊兩個月期間,最不習慣是上超市,可以挑選的蔬果肉品食材比紐約少太多;反倒是逛當地市集樂趣多,走到哪裡都會趕往市集,體驗一下不同北美的特殊風情。
荷蘭地方不大,很多市集攤商其實都是定期巡迴各地流動;我所住的阿姆斯特丹南站區,辦公大樓運河旁有塊不大的廣場,每周四就有攤商雲集,魚肉蔬果快餐咖啡,基本生活所需都不缺。剛到第一個周四,我買了兩串中東新鮮椰棗,鮮脆甜美,跟我在紐約中東移民社區買的差不多。
周四廣場市集只有四個籃球場大,顧客鎖定的是附近住戶,方便南站下班的居民,人氣並不是很旺,也是荷蘭市集的縮影,不只賣吃的,連馬戲團都來表演,帳篷搭起來,好像沒有什麼人進出,恐怕不久會成為即將消失的行業。
熱鬧要等周日郊遊兼採買,距離住家四十分鐘路程,森林公園市集人山人海,全家一起出遊逛市集的不少,大多數人都是騎腳踏車,還有人擺個簡單的騎木馬(merry go round),生意也不錯。周日森林市集除了荷蘭家常食品,也有日本壽司,中國水餃,更妙的是還有兩個荷蘭年輕人賣台灣刈包,生意還不錯。
周日森林市集逛不夠癮,我習慣搭捷運兩站就到另個 De Pijp去走走,有點像是台北通化街,有些傳統的荷蘭美食,魚肉,鮮花,現烤好吃的杯口餅,也有好吃的現做土耳其咖啡,口味變得比較多元。
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的滑鐵盧區還有個更大的雜貨市場,只是以觀光客為主,本地人反而是常去運河環區一帶靠著教堂的Noorderkerk老市集,那裡的攤商可都是幾代相傳,不管是起司、橄欖油、油醋、燻肉,都有一些老主顧,也都是幾代人的交情。
這些每周市集都固定設在教堂邊的大廣場上,也都有幾百年的歷史,碰上重大的全國慶典像是一年一度的國王節,也會臨時加設摩天輪、碰碰車等遊樂設施,營造全民同樂的效果。在全球知名荷蘭藍陶小鎮台夫特大教堂前的市民廣場,至今仍有老式的風琴車,沿著廣場熱鬧的飲食攤商區,以及運河沿線的咖啡店彈奏助與,期待顧客打賞,也是難得一見的街頭表演。
跟荷蘭全境的市集比較起來,還是鹿特丹的農夫市集最具特色;貨源多、人氣旺,也有中央市場大批發的價格優勢;只是外來觀光客還是迷戀一旁高大眩目Markthal 飲食廣場內屋頂的熱帶風情組圖,Markthal被視為代表鹿特丹創新的建築,群集世界各國的料理食攤熱鬧非凡,可惜精緻不足。真要比多元國際風味,我比較推薦海牙、馬斯垂克、Utrecht的市集,呈現荷蘭多元的人文社會風貌。
印象最深刻的市集是在飛利浦總部所在地Eindhoven,大清早好幾部廂型車帶來的布匹、針織用品,就在車站對街的廣場一字排開,賣的是連鎖店買不到的貨品,這些巡迴全國的機動「發財車」,一般觀光旅遊手冊未見介紹,他們其實才是少為人知的荷蘭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