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頁微光】 以愛、以感恩,行過生命的幽谷

文/金多誠  |2022.09.04
3071觀看次
字級
《親愛的,我在》 圖/日日學文化提供
繪圖/洪昭賢
繪圖/洪昭賢

文/金多誠

都說要把頭仰高,眼淚就不會流下來,可是,我想深深地低頭,深深的鞠躬。

──齊萱



「我不想回家」短短5個字,不是出自小女孩或是青少年的任性,而是一位單身女子──齊萱,在靜等癌症病理報告,與一位諮商心理師對話時說出的,此時,她與單親母親已經相依為命50多年了!

這簡潔明確的幾個字,清楚表達了她急欲掙脫積壓數十年層層疊疊糾結的迫切,是她長年被埋在心靈黑洞裡的「實話」。面對把自己嚇到的實話,齊萱選擇誠實面對、勇敢重整 ,袒露內心的困惑、掙扎、憤懣、叩問與反思、覺知、寬諒,寫成《親愛的,我在》。這是一本行過生命幽谷的重生之書,也是一本滿載著感恩與期許的愛之書。

尋找自己與愛的座標

2019年初春,因為一次例行性的回診,從中醫診所轉診到婦產科診所,再轉診到大型教學醫院,確診罹患癌症1期B,齊萱直接收下上天專為她準備的功課:一個關於生與死的課題,她選擇面對並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解決。而這樣的勇氣也為她帶來梳理與母親種種糾結、重新看見真實自己的契機。即使「知道每一次吞吐,都燙痛如烙鐵」,她仍選擇擁抱改變、深度面對自己,起心動念不僅僅是不想讓此生留下憾恨,更重要的是不忍辜負曾經護佑著她的深恩與友愛。這份純良的心意、堅定與溫柔,造就了這本書獨特的質感。

齊萱在書中敘述自己身為未婚單親媽媽的私生孩子,被母親因愧疚感衍生的價值觀,牢牢綑綁了數十年的愛恨糾葛。一方面寫成長期總要面對母親不打少罵卻冷處理的「管教」,要背負只要有點快樂、有點幸福感就油然升起的沉重罪惡感,要極力爭氣,只為母親少見的開心笑容……也寫下母親用小本田機車載著她一路上玩猜字遊戲、背九九乘法的溫馨;小三讓她看《茶花女》、小四讀瓊瑤《一簾幽夢》而受到老師質疑時的自在坦然;「不能恨人,要感謝人,要愛人」的堅定叮嚀……每一個場景都如在眼前,讓人揪心也讓人感動。奧妙之處在於,母親帶給她的美好回憶也深刻烙印在生命中,塑造了作家與翻譯家、以推動閱讀為志業、事事心懷感恩的她。

人生,慢慢轉醒

作者娓娓道出在長達2年多治療癌症過程中,所經歷的驚懼、煎熬與交付;照顧多病失智母親的艱難與椎心;數十年投入創作與翻譯的困頓與再出發;製作主持〈懶得出去,在家看書〉廣播節目的膽識與堅持;為故鄉台東籌辦藝文活動的創想與行動力……初看時讀到的是她回望多年來人生經歷的轉折,再靜心細讀,就能從字裡行間,體會到她在每一個回望中,以高度的覺知力,漸漸打開心門、理解母親、寬諒一切磨難、把自己緊緊「抱回來」的勇氣與堅定。而在她跌宕起伏的人生路上,每一位親人、孩子、朋友、知己、貴人的陪伴、理解與提點,都因為她出自真心的感恩、無私的回饋,很自然地匯聚成持續前進的力量。

探索自我是一條持續前進的路,齊萱在書中坦言:「現在的我,依然不知道隧道的盡頭在哪裡,何時我才能見到隧道那頭的光。」但是,她清楚知道自己因為勇敢面對,「那顆支離破碎,甚至血肉模糊的心,慢慢兜攏且開始柔軟、堅定、強壯起來。」

「新的一哩路,邀請您同行。」這是作者溫柔的邀請,我想這也是書名定為《親愛的,我在》的深刻用心。或許在閱讀過程中,我們可以隨著作者的思緒與個人的生命經驗相映照,學習擁抱真實的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