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頁微光】 以愛、以感恩,行過生命的幽谷 文/金多誠 |2022.09.04 語音朗讀 32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親愛的,我在》 圖/日日學文化提供繪圖/洪昭賢繪圖/洪昭賢 文/金多誠 都說要把頭仰高,眼淚就不會流下來,可是,我想深深地低頭,深深的鞠躬。──齊萱 「我不想回家」短短5個字,不是出自小女孩或是青少年的任性,而是一位單身女子──齊萱,在靜等癌症病理報告,與一位諮商心理師對話時說出的,此時,她與單親母親已經相依為命50多年了!這簡潔明確的幾個字,清楚表達了她急欲掙脫積壓數十年層層疊疊糾結的迫切,是她長年被埋在心靈黑洞裡的「實話」。面對把自己嚇到的實話,齊萱選擇誠實面對、勇敢重整 ,袒露內心的困惑、掙扎、憤懣、叩問與反思、覺知、寬諒,寫成《親愛的,我在》。這是一本行過生命幽谷的重生之書,也是一本滿載著感恩與期許的愛之書。尋找自己與愛的座標2019年初春,因為一次例行性的回診,從中醫診所轉診到婦產科診所,再轉診到大型教學醫院,確診罹患癌症1期B,齊萱直接收下上天專為她準備的功課:一個關於生與死的課題,她選擇面對並以最有效率的方式解決。而這樣的勇氣也為她帶來梳理與母親種種糾結、重新看見真實自己的契機。即使「知道每一次吞吐,都燙痛如烙鐵」,她仍選擇擁抱改變、深度面對自己,起心動念不僅僅是不想讓此生留下憾恨,更重要的是不忍辜負曾經護佑著她的深恩與友愛。這份純良的心意、堅定與溫柔,造就了這本書獨特的質感。齊萱在書中敘述自己身為未婚單親媽媽的私生孩子,被母親因愧疚感衍生的價值觀,牢牢綑綁了數十年的愛恨糾葛。一方面寫成長期總要面對母親不打少罵卻冷處理的「管教」,要背負只要有點快樂、有點幸福感就油然升起的沉重罪惡感,要極力爭氣,只為母親少見的開心笑容……也寫下母親用小本田機車載著她一路上玩猜字遊戲、背九九乘法的溫馨;小三讓她看《茶花女》、小四讀瓊瑤《一簾幽夢》而受到老師質疑時的自在坦然;「不能恨人,要感謝人,要愛人」的堅定叮嚀……每一個場景都如在眼前,讓人揪心也讓人感動。奧妙之處在於,母親帶給她的美好回憶也深刻烙印在生命中,塑造了作家與翻譯家、以推動閱讀為志業、事事心懷感恩的她。人生,慢慢轉醒作者娓娓道出在長達2年多治療癌症過程中,所經歷的驚懼、煎熬與交付;照顧多病失智母親的艱難與椎心;數十年投入創作與翻譯的困頓與再出發;製作主持〈懶得出去,在家看書〉廣播節目的膽識與堅持;為故鄉台東籌辦藝文活動的創想與行動力……初看時讀到的是她回望多年來人生經歷的轉折,再靜心細讀,就能從字裡行間,體會到她在每一個回望中,以高度的覺知力,漸漸打開心門、理解母親、寬諒一切磨難、把自己緊緊「抱回來」的勇氣與堅定。而在她跌宕起伏的人生路上,每一位親人、孩子、朋友、知己、貴人的陪伴、理解與提點,都因為她出自真心的感恩、無私的回饋,很自然地匯聚成持續前進的力量。探索自我是一條持續前進的路,齊萱在書中坦言:「現在的我,依然不知道隧道的盡頭在哪裡,何時我才能見到隧道那頭的光。」但是,她清楚知道自己因為勇敢面對,「那顆支離破碎,甚至血肉模糊的心,慢慢兜攏且開始柔軟、堅定、強壯起來。」「新的一哩路,邀請您同行。」這是作者溫柔的邀請,我想這也是書名定為《親愛的,我在》的深刻用心。或許在閱讀過程中,我們可以隨著作者的思緒與個人的生命經驗相映照,學習擁抱真實的自己。 前一篇文章 【書市隨筆】 百歲作家張祖詒 寫下不為外界所知的總統實錄 下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 無淤泥,無蓮花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3台灣永續行動獎 人間福報獲金、銅獎2025.09.1204火星生命跡象 最有力證據現蹤2025.09.1205氧2025.09.1206便利店變咖啡教室 失智嬤樂學展笑顏2025.09.1207MLB太空人、水手、遊騎兵 搶進季後賽 2025.09.1208歡慶文化日 南天寺共建和諧社區2025.09.1209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10旗山禪淨中心攜手鄰里 打造幸福旗山2025.09.1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頁微光】 《正念自律》 助你找回平靜 活出人生意義【圖文書】 《被雲踩到了!?》 自在徜徉想像力的笑聲中【精選書摘】《人生得遇蘇東坡》 放過自己 才是人生最大智慧【深頁凝視】《小廖與阿美的沖印歲月,還有攝影家三叔公》 沖印年代的光與影【書市隨筆】《江河旋律》 王鼎鈞 百歲華語散文大師【瀾光筆記】《虎靈寓言》 傷痕氏族的誕生 作者其他文章【書頁微光】《有一個石頭不想睡》經歷人生的第一次【書頁微光】《老得好優雅》歲月是禮物,而非負擔【書頁微光《給明日的你》】以生命影響生命 點亮祝福明燈【書頁微光】《蘭嶼郵差:簽收我的愛》達悟族女婿在蘭嶼送出愛也簽收愛【書頁微光】《大叔 Ojisan on the Road》 沿海岸線繞行臺灣 重新認識我們的故鄉【書頁微光】《小鳥小哲學》 傾聽天空精靈的生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