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50歲女性,因全身疹子奇癢無比就醫,經檢查發現,大片紅疹密集分布於腹部、腰部、大腿內側及肩頸等處;類似情形,從前也曾發生過,詢問病史發現,她常固定於後院晾衣物,後院常有八哥出沒。另一案例為60歲男性,腹腰、腋下、肩頸出現癢疹,本身有種菜、養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禽蟎臨床案例,每年4月底就開始出現,以5月為高峰,一直延續到8月。禽蟎因環境而有不同種類,台灣見到的叫「熱帶禽蟎」。禽蟎寄生於各種鳥類及雞隻的皮膚表面吸血為食,也可闖進屋內吸食人血。
潘企岳說,經他觀察,禽蟎爬行速度和螞蟻差不多,如果沒有繼續吸血,可存活至少1周。顯微鏡觀察,發現其肢體末端有傘狀吸盤,推測為便於吸附於飛行的鳥類。其生活習性為白天躲藏,晚上出來活動及吸血。
潘企岳指出,禽蟎叮咬的疹子,是丘疹樣蕁麻疹;診斷禽蟎叮咬,除了臨床特徵,他還會仔細詢問鳥禽類相關蹤跡,例如窗外、冷氣旁、陽台是否有鳥巢,建築物是否常有鳥類出沒停留,是否於戶外晾衣、養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