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117】隨堂開示錄─教育講習 41 出家人的切身問題 4-4

星雲大師 |2022.08.25
2479觀看次
字級
出家後師兄弟之間要正直愛護,在修道的路上相互提攜勉勵。圖/知松

佛光山南天寺三壇大戒得戒和尚開示

時間:2004年11月17日

地點:澳洲雪梨南天寺

提問四:師兄弟有不如法的行為,倘若勸勉無效,該如何處理?



見到師兄弟有不如法的行為,能夠勸勉對方,給他意見,當然很好,但有時候力有未逮,就要找合適的人來勸導,這是幫助他,不是搬弄是非。師兄弟之間,彼此要正直愛護,不能感情用事。

有時候,個人的業障現前,無法安住,我們應該盡心盡力去愛護、幫助、開導、規勸對方。過去,我有一個好朋友想要離開佛教,當我聽到這個消息,立刻從南部趕到台北看他。一見面,我就說:「想不到你也這麼糊塗。」他不開口,沒有回頭的意思,我慢慢勸導,他終於開口說道:「我灰心,不能再回頭了。」

一聽到他說灰心,我生氣得拍桌子,說:「我警告你,從此不和你往來。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我們斷絕關係。」他沒有對不起我,但我們的緣分是因佛教而來的,我聽到他要離開,連佛教都不要了,我們還有什麼緣分呢?

所以,「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我們的法身慧命就是佛教,離開了佛教,離開了佛法,我們還有什麼呢?你們就要登壇受具足戒,成為三壇大戒的比丘、比丘尼,是誰勸說你們來的?好與不好都是自己選擇的。既然來了,就心甘情願;既然來了,就要想到「千載一時、一時千載」,一生只此一次,沒有其他的機會。有時要想想我出家是為了別人嗎?不要聽那些是非、閒話,頭可斷、血可流,就是對佛教的信心和信仰不能改變。

直下承擔 一以貫之

早期台灣的佛教徒很少,大多是基督徒,那時候弘法真艱難。在那樣困苦的環境下,我心想:「即使佛陀來到我面前,說:『星雲,大家都不信我,你也這麼困難,離去吧!』如我在《釋迦牟尼佛傳》裡獻詩告白:『無論遇到任何苦難,慈悲偉大的佛陀,我都是您的弟子。』」

我並非沒有遇到誘惑,也曾經有人找我做編輯、記者,在窮途潦倒沒有飯吃之際,還要受佛教長老的欺負,壓力之大,無以言喻,但我一想到:「佛陀我是您的弟子,我敬愛您。」就有勇氣承受下來。

過去,在大陸曾有人取笑我,批評我的師父,我生氣說道:「就算我的師父是賊、是強盜、是土匪,他都是我的師父。」好馬不轡雙鞍,好女不嫁二夫,好的出家人一以貫之。縱然我們不能選擇父母,但師父可以選擇,既然選了,就得好好跟隨。



提問五:基於個人需求,如何透過正常管道與常住溝通?



佛光山非常民主自由,有很多的溝通管道,如果會覺得沒有管道,那是自己把管道堵塞起來。

過去,有一個出家眾,心中有問題,師父主動找他來談話關心,實在是位了不起的師父,可是弟子卻不能體會師父的苦心,反而冷冷地說:「師父,沒什麼好談。」該怎麼辦呢?是誰把管道給堵塞?

在佛光山,傳燈會代表家長,教育院代表社會教育,傳燈會送徒眾到教育院念書,畢業以後,又再把徒眾交給都監院。都監院等於是政府機關,它會和家長聯繫,把徒眾分配到哪裡。徒眾的一生經過了傳燈會、教育院、都監院的安排,都很妥當。除此之外,如有問題,也可以申訴到宗委會,倘若還不行,也有其餘的院會,溝通管道可以說是四通八達。

但是,就怕徒眾不認識自己的家庭、父母,不知道傳燈會,也不明白教育院和自己有關係。現在,周圍師兄弟很多,感覺不稀罕,如果哪天被派到冰島、莫斯科、愛爾蘭,只有兩個人,那時候就深刻感受到,這是我的師兄弟,我們要相依為命。現代的人看別人,天下都是敵人,只知道我的朋友、我的知心人,漸漸把自己孤獨封閉起來。

我跟著師父出家,雖然從沒跟他講過半碗鹹菜的感謝,但我對自己負責。要知道天下的人騙得了,佛祖騙不了,因果騙不了。

閱讀聽法 以道印心

你們做我的徒弟,即使我們沒講過話,也不要緊,以道印心,以法印心。我沒跟你們講過話嗎?我有那麼多的著作,那麼多在電視上的說法,可以說天下的師父,就是我對徒弟講最多話。要看文字有文字,要看影像有影像。但是,你心裡有沒有感受到我是你的師父?

最後,如果有了煩惱,明天再說吧!有時到了明天,煩惱就沒了;如果明天仍有煩惱,下個月再說吧!或者和誰談過以後再說。能這樣堅持,到最後問題也會很少。再不然寫一封信給師父,或打個電話給師父,請求師父幫助。佛祖是最高的管道,要去拜佛,痛哭流涕地跪下來懺悔,覺得自己罪孽深重,痛罵自己辜負天下、辜負蒼生,能如此,佛祖會有消息給你。

這是第一次在澳洲弘傳三壇大戒,共有二百零六人參加,希望十年、二十年以後,再來算一算,一個都不少。這麼多的善緣成就,我們對人間、對佛教、對佛光山的教團,都必須有所交代!(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