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嘉澍
時任兵部郎中的林朝棟,出身著名的霧峰林家,年輕時練武不慎傷了一眼,成了獨眼龍,任統領時獲得了「目仔統領」這個別致的綽號。其父林文察更是大大有名,曾任福建水師提督,平定台灣小刀會之亂、戴潮春之亂,立下大功。林朝棟領導林家兵勇時,愛護人民、紀律森嚴,軍隊士氣高昂、同心同德,這便是霧峰林家知名的「棟軍」,林朝棟亦被稱為「目仔少爺」。
當時,林朝棟在清軍節敗退之際趕回霧峰,率領五百多位子弟兵,連夜快馬加鞭趕到五堵最前線。法國士兵卻因水土不服,病倒人數愈來愈多,棟軍在「烏嘴峰戰役」、「月眉山之戰」兩場關鍵性戰役大獲全勝,逆轉了整個戰局。法軍結結敗退回海上,雖然元氣大傷,仍不死心地攻打金山、淡水,但也沒有撈到好處,最後費盡心力占領澎湖時,孤拔病死,沒多久中法議和,只能乖乖閃人。
戰爭日遠,昔時古戰場已不見當年戰爭遺痕。同治年間,僧人將仙洞天然巖窟改為仙洞巖最勝寺,石壁盡是清代及日治時期書法名家留下的摩崖石刻,其中又以滬尾紅樓樓主洪以南的書法最為著名。狹窄難行的海蝕洞,進出幾乎都要跪地而行,也算是進洞禮佛的特殊儀式吧!
月眉山當年為中法戰爭激戰之地,而今在山腰靜如太古的山林中,有一宏偉寺院──靈泉寺。一九○三年開山,日治時期在大仕紳許梓桑、顏雲年、辜顯榮的護持下,成為台灣佛教四大法脈之一;如今則為曹洞宗佛寺,為台灣佛教月眉山派本山。靈泉寺後於民國四十三年分支,於崇德路康樂嶺頂另建十方大覺寺,並於民國六十三年增建大雄寶殿、天王殿,成為台灣巨剎之一。
「山高寺遠白雲深,暮鼓晨鐘響樹林」,大覺寺的香爐已鏽蝕;梆,依然懸掛屋檐,提醒用膳、沐浴,雲板仍在風中緩緩搖曳。除了文創店、網美咖啡館,基隆一直存在著鮮為人知、思古幽情的風景,希望往後的來者,「到此俗塵全不染,閒來無事喜相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