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說

整理/黃朵而 |2022.08.17
5435觀看次
字級
如是說。整理/黃朵而

整理/黃朵而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01
63歲張德修原在台北從事資訊銷售維護,因父親年事已高,加上資訊工作面臨瓶頸,2013年決定回到家鄉南投,創辦「赤腳精靈麵包坊」,以烘焙發展事業第二春,用桂圓、山藥和南瓜等當地生產食材,走出「自然風」養生路。張德修說:

「人生70才開始,從不覺得自己已經老了。」

02
從小熱愛汽車的鍾明潓(Grace Chung)從報關員,一路在大昌行、雷諾、福斯、保時捷開疆闢土;2019年,她加入保時捷剛成立不久的台灣分公司,成為保時捷全球20位銷售處長(Sales Director)中唯一的女性。鍾明潓認為:

「不管是男是女、做什麼事情,向著目標勇敢去跑,才是最重要的。」

03
饒舌歌手「熊仔」熊信寬,2016年他在台灣大學就讀期間,以專輯《∞無限》入圍金曲最佳國語專輯、最佳新人獎;當時他邊做音樂邊讀研究所,畢業後決定以饒舌歌手做為職業,創立「能火」,今年獲金曲最佳作詞人獎肯定。熊仔表示:

「『說服他人』時常是不切實際的,要有『被誤解的勇氣』,甚至學會自我解嘲。」

04
教甄4度失利的陳力熒,今年直視弱點,正面迎擊最令她頭痛的數學科,每天算數學,算到痛哭流涕也不逃避;今年因為數學分數提升,再加上不少貴人相助,讓她一舉高中台北市國小教甄本土語言閩南語科榜首。陳力熒認為:

「必須擁有堅定心志,不斷自我增強信心,不要預想結果如何,而且要把每件事都做好。」

05
台南市家齊高中「科學小怪獸服務社」跨領域教學團隊,8年來帶領學生到偏鄉小學校服務、播撒科學種子,學生除了學習到同理心,更懂得回饋,今年獲教育部杏壇芬芳獎團隊獎;去年考上中正大學的團員張禾瑜分享:

「從孩子滿足笑容上得到反饋,進而喜歡服務,也多了熱忱。」

06
林月嬌一生都奉獻給音樂教學,在苗栗縣頭份市六合國小、建國國小任教期間,帶領合唱團比賽得獎無數,2000年退休仍義務教導社團;林月嬌表示,重要的是讓孩子在音樂中找到樂趣、學會欣賞「何謂好的音樂」,獲獎只是附加的結果,她認為:

「音樂教學不應以比賽得獎為目的,否則就失去意義。」

07
越南新住民卞柔勻初來台時遇人不淑,曾獨自帶著幼女逆境求生;熬過艱辛的她,後來遇見生命中的貴人、重組幸福家庭,也在3D果凍藝術創作上發揮才能,開設藝術手作烘焙教室,除了培力其他新住民,也投入公益。卞柔勻表示:

「以前台灣照顧我,現在該回饋社會。」

08
中國大陸湖南省八字門村村民唐國強,10歲時罹患急性脊髓炎導致雙腿癱瘓,為減輕家庭負擔,他開始自學刻印章,又到外地拜師;如今他在家鄉成立雕刻公司,在傳承木雕文化的同時,也向身心障礙人士、低收入戶等弱勢傳授技藝。唐國強說:

「希望讓更多人掌握一技之長,靠自己的雙手自食其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