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黃思維
整理/黃思維
大徹大悟很難,但每天有一點小小的開悟是可能的,每天想通一些小小的道理,一生中,就是不斷用心去開悟。各行各業的人在生命當中,都有所悟,也影響著周圍的人,來聽聽他們如是說……
01
阿莎.貢德(Asha Gond)出生於印度中央邦的農戶家庭,成長環境充滿父權與民族階級的約束。2014年,一座滑板公園在村中誕生,規定「不去上學,就不能玩滑板」與「女生優先」,打破偏見,讓她找到自我突破的機會。靠著自學與堅持滑板訓練,她成為印度唯一參加2018年世界滑板錦標賽的女性選手。阿莎說:
「不要被命運框住,因為有夢想,生命因夢想而騰飛。」
02
日本群馬縣上村昌子女士今年95歲,從2023年開始經營YouTube頻道「奶奶的幸福生活」,她將自己的快樂日常分享到網路,透過短片展現煮飯、家務及遊戲互動等日常,也會積極回覆網友留言,在網路上已累積逾5萬忠實粉絲,成為高齡者也能勇於追夢的代表人物。上村昌子認為:
「年紀再大,只要心還年輕,就永遠有開始的可能。」
03
美國作家戴夫.佩爾澤(Dave Pelzer)以《這個叫做''它''的孩子》一書廣為人知,他曾在童年遭受母親嚴重虐待,但痛苦並未摧毀他的人生,反而成為追求自立與勇敢的起點;他轉化自身經歷並寫成故事,鼓勵全球數百萬人,勇敢面對創傷,用希望與堅持走出陰影。戴夫說:
「你無法選擇出身,但能選擇自己成為誰。」
04
英國倫敦脫口秀新星伊曼紐爾.索努比(Emmanuel Sonubi)善於將自身生活化作段子,兼具幽默與深度。2019年演出時因心臟衰竭倒下,讓他深刻體悟生命的脆弱與珍貴;自此,他選擇以感恩面對人生,更加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如今,他依然活躍於歐洲巡演,用故事與笑聲生動傳遞人生的價值與韌性。伊曼紐爾相信:
「無論遭遇多大風浪,『重新出發』雖不易,但比放棄更有價值。」
05
被譽為「小巨肺」的鄧紫棋(G.E.M.),16歲在香港以歌手身分出道,憑超廣音域與爆發力橫掃新人獎,19歲更登上香港體育館開唱。走紅後,她一度因唱腔與個性受到爭議,但從未放棄音樂夢想。2014年受邀參加歌唱節目《我是歌手》獲得觀眾喜愛,不僅洗刷外界質疑,也讓她以「全能唱作女歌手」的定位重新被肯定。鄧紫棋激勵年輕人:
「遇到困難,不要退縮,勇敢唱出自己的聲音。」
06
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以醫學專業與仁心為基礎,致力提升醫療品質與病患福祉。面對繁重工作與醫療挑戰,他始終堅持細心、專業與同理心,不僅強化醫院管理,也提升醫療服務效率。憑藉毅力與責任感,他成為醫療界備受敬重的榜樣,並激勵年輕醫師勇於承擔、持續追求卓越。余忠仁相信:
「以責任與熱忱,影響團隊,也改變生命。」
07
來自新北市烏來的泰雅族青年田原,35歲那年,帶著一身創業經驗與文化底蘊,成立「新北市原住民青年地方創生發展協會」,試圖在熟悉又陌生的山林部落裡,拼湊出屬於下一代的文化經濟地圖,不僅促進原民對族群的認同,也展現原民在部落生活與文化間找到平衡。田原指出:
「生活本身就是文化,認真生活,就是認真創造價值。」
08
清華大學材料系教授周卓煇投入「好光」研究逾35年,因自身視力受損體悟藍光危害,近年專注研發無藍害燭光OLED燈與護眼防藍光眼鏡,他將成果應用於校園與社區,推廣護眼知識與生態永續理念,守護視力的同時減少光害,為台灣照亮健康光與永續共存的未來。周卓煇說:
「科技不只改變生活,也能守護健康與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