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故事】《三國演義》成語典故一(上)

文/嚴崑晉 |2022.08.16
2023觀看次
字級
圖/泱汀

文/嚴崑晉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說道,國舅董承取衣帶詔約皇叔劉備(字玄德)立盟滅曹,劉備雖簽署押字,但也防曹操謀害,天天在後花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即有意的將才能與意圖隱藏起來,以免別人注意或懷疑。

一日,關羽、張飛不在,劉備正在後花園澆菜,許褚、張遼領數十人入園。劉備驚問:「有什麼事?」許楮說:「不知,只教我來相請。」劉備只好跟隨兩人入相府見曹操。曹操笑說:「在家做得好大事!」這可把劉備嚇得面色如土。曹操握住劉備的手,直走到後花園,說:「玄德學種菜可不容易啊!」玄德這才放心,答道:「無事消遣而已。」曹操說:「剛正巧看見枝頭上梅子青青,忽然想起去年征討張繡時,道上缺水,將士皆渴,我心生一計,以鞭虛指說:『前面有梅林!』軍士聽我這麼一說,嘴裡皆生口水,於是便不渴了。今見此梅,不可不賞。又正好煮酒正熟,所以派人請使君(對官吏、長官的尊稱)來小亭一會。」於是隨至小亭,已擺好酒食器具,盤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就在酒喝到一半,尚未盡興的時候,忽然天空烏雲密布,一場雷陣雨即將到來。此時,在一旁侍候的僕人,指著遙遠的天邊,天上竟然掛著一條龍,形成一幅「天外龍掛」的景象,曹操與劉備倚著欄杆觀看。(待續)



註:

※衣帶詔,指藏在衣帶間的祕密詔書。

※天外龍掛,依現在科學的眼光來看,就是龍捲風,當它經過水面時,常將水吸上來形成水柱,古人不解,以為是施雨的龍,掛在天空向下吸水。

※成語「望梅止渴」的故事,最早出自於《世說新語.假譎》,後來成為《三國演義》的情節,用來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