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教官將於二○二三年退出校園,教育部表示會協助轉教職,而教官能否勝任教育工作?宜蘭縣南澳高中四十歲的末代教官李永裕,默默為學生付出、找工作改善家境、引外師入校宣導等,獲選優秀社會青年代表。
出身清寒的李永裕,重視宣導更勝於懲戒,為了改善特殊境遇生家境,他除了幫忙找工作,還協助學校開闢國防培育班、鼓勵學生讀士官學校,並自費攻讀佛光山佛光大學資訊應用所,設計全民國防教材App給學生測驗,去年獲校內績優生輔組長殊榮,今年再獲宜蘭縣優秀青年表揚。
在學生眼中,教官總在「抓人」,但李永裕說,教官不是警察,沒有逮捕權力,「我們是要給孩子導入正向、法紀觀,比如未戴安全帽,警察是直接宣讀法令、開單,教官卻是說明交通危害,教育意義更重」。
李永裕深知弱勢兒少很多行為是身不由己,在他口中,違規學生還常背負苦衷,「很多孩子入幫派是因為沒飯吃;情緒無處發、到處嗆聲的疑似有過動症,反映給父母知道,父母因為忙工作,都說不嚴重不就醫」。
「教官應不應該退出校園?」李永裕表示,對學習良好、家境無憂學生而言,教官可有可無,但生活中沒有正面標竿、家境又特殊的學童,教官作為法紀宣導者,又能連結少年隊與各大機關,他認為是一股「安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