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星雲大師
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現代的科技雖然發達,透過網路、傳真可以獲得各種資訊,但不見得確實,凡事總要親眼所見、親身經歷,才能印象深刻,所以我們不能在深山古寺裡自我陶醉,今日不論是做學問的人,或是哪一個團體,都要走出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過去,佛教人士雲遊參訪、尋師訪道,在修學的過程中,這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趙州八十猶行腳」,雖然趙州禪師已經八十歲了,仍在各地雲遊參學。現今的世界已不像過去,局限於某一國、某一地、某一區,都是講究國際化、全球化,符合了佛法所說的「三千大千世界」、「虛空萬有」、「法界一心」,因此今天就講和我們有切身關係的國際情勢。
提問一:現在國際間面臨什麼重大問題?
現在世界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其實自古至今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人類醜陋的一面,如:國際的戰爭、地球的環保、恐怖分子滋事、人性的淪喪、社會風氣的敗壞、倫理不張、人際間的不信任,甚至國與國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宗教與宗教之間糾紛頻傳。
佛教是救世救人的一劑良方,是黑暗中的一道光明。未來,佛教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愈來愈重要,只可惜佛教的缺點太多,如:宗派的分裂、南北傳佛教知見的不同、人才的缺乏、因戒律限制而施展不開、不易統一等。
在歐洲有很多不同的國家、種族和語言,各國的利益也不一樣,但他們竟然能夠組織成歐洲聯盟,例如:我這次到歐洲,必須經過很多個國家,在過關時我要拿護照給海關人員看,他竟說:「不用看,快走、快走!」因為只要有歐盟其中一個國家的簽證,就可以走遍整個歐洲,這是現代人類很好的示範。
和平理念 關懷國際
對於地球的愛護環保、社會人心的淨化、恐怖分子的消除、種族國際之間的和平、人類的平等……重大問題,雖非一時之間個人能力可以解決的,不過均富、平等、和平的理念能解決很多的社會問題,可以解決戰爭的殘忍。尤其,「同體共生」的觀念更是今後世界人類共同的目標。至於如何來進行,宗教界的有心人士,都應該多費一番心思。希望我們佛教徒,對於這些國際間的重大問題,多一些意見和關懷。
提問二:未來對於種族之間的融和、各國人權的提高、宗教之間的往來,我們應該要何去何從?
二十年前,我初到美國的時候,一些美國朋友指出,不能談宗教問題,他們怕接觸到宗教的批評、宗教的歧視、宗教的對立,這在美國是敏感話題。另外,有關民權,由於美國是個種族的大熔爐,自從林肯在南北戰爭解放黑奴以後,美國對每一個人都賦予人權。記得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黑人不能進入白人的學校,為了送一個黑人小孩到白人的學校念書,美國的政府差點動用軍隊,來保護這個小孩,慢慢地,人民才感覺到不可以種族歧視,所以美國現在有了這一片天下,得來也是不容易啊!
思想宏觀 萬物平等
像南非曼德拉的革命,把在那裡占優勢的白人趕走,黑人當選領導政治,但由於準備不全、教育不夠、知識不足,為南非帶來許多紛爭,這對民眾也不好。佛教也是一樣,如果希望未來能夠立足於世界,我們本身的修養、智能、內在要準備好。在這個世間上,一個信仰能存在於世間,弘法者本身必須讓人生起尊重、恭敬、信任的心,如果這些條件不具足,沒有道德、沒有慈悲、沒有學識、沒有結緣等條件,人家怎麼會去信仰呢?佛光山的宗教地位,是很不容易才爭取到的。
現在的世界倡導民權,佛教的教主釋迦牟尼佛,就是為了民權才發揚佛教。過去印度的四姓階級制度不平等,佛陀打破階級制度,提倡一切眾生平等。我們都知道,過去世界上最高的權力是神權,所有的一切都是神創造的。慢慢地到了君權時代,皇帝賦有生殺大權,後來君權被推翻了,進入民權時代。現今到處都提倡民權,每個人都有居住的權利、信仰的權利、自由的權利、著作的權利,如果政府與民權的呼聲背道而馳,最後終究會被推翻,因為民權的浪潮是阻止不了的。
民權再繼續發展就是生權,即一切眾生都有權利,例如:牛馬拉車不要超載,不可以倒掛雞鴨,不能虐待動物,觸犯了生權就要受到處罰。甚至連大自然、樹木、花草、地球也有生權,不能任意破壞。這和佛陀的理論、教育的宗旨,愈來愈吻合,所以佛教的發展必然是世界的光明。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教要靠我們來弘揚、提升,這是佛教未來發展的主要動力與方向。(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