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啟華醫師提醒,三手菸可殘留在屋內長達六個月,「保持距離」治標不治本,及早戒菸才是維繫家庭不二法門。圖/記者陳玲芳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為了「自身健康」與「家人」,是吸菸者願意戒菸的主要原因。吸菸者普遍擔心抽菸導致的嚴重疾病,將縮短未來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但其實吸菸「現在就會侵蝕爸爸們與家人的親密時光」。波仕特2022年戒菸習慣調查證實,近九成因家庭戒菸者,健康及親子互動,都已出現狀況。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醫師顏啟華,在父親節前提醒吸菸者,戒菸要快,早日找回家人互動及自身健康;若擔心不斷來襲的戒斷症狀,建議搭配快速消滅戒斷症狀的尼古丁輔助品,包括創新劑型戒菸噴霧。
顏啟華指出,除了健康外,現在「親子互動受阻」也是吸菸的危害之一。據國健署資料統計,平均約兩至三分鐘就有一位不吸菸者因他人吸菸而罹患疾病,特別針對發育尚未完全的兒童,短期會引起呼吸道不適,長期更會造成其他健康問題。因此,家人都會禁止吸菸者靠近小孩,針對為家人而戒菸者分析調查也證實,曾被阻止抱小孩者,近六成經常發生,近四成受阻更長達三個月以上,也有七成五會主動降低與家人親密互動頻率或保持距離。
顏啟華提醒,三手菸可殘留在屋內長達六個月,「保持距離」治標不治本,及早戒菸才是維繫家庭不二法門。調查也證實,這群為家人而戒菸者中,近五成戒菸後終能毫無顧忌地隨時擁抱小孩、近兩成也表示觀察到家人過敏、咳嗽、呼吸道相關症狀好轉。戒菸大使王傳一,也現身鼓勵尚未戒菸的爸爸們,為了早日與孩子一同健康互動及成長,戒菸勢在必行,鼓勵爸爸們盡早開始戒菸。
醫師表示,要「快」速消除戒斷症狀,可選擇生效快速的尼古丁戒菸輔助品,如戒菸噴霧,以緩解戒菸時的不適。圖/利眾公關提供
顏啟華說,戒菸沒有想像中簡單,失敗主因大部分都與戒斷症狀有關。調查也指出,三成意志力戒菸者,多次放棄戒菸原因為菸癮或戒斷症狀太強,更有近八成認同累積失敗會增加困難度。他提醒,切勿輕視戒斷症狀,否則可能會不斷累積失敗,逐漸磨耗決心,讓戒菸之路愈來愈漫長。
為達到戒菸要「快」,顏啟華強調,必須要掌握兩種「快」才能事半功倍,一是「快」速消除戒斷症狀,建議選擇生效快速的尼古丁戒菸輔助品,緩解戒菸時的不適;二是「快」成功戒菸,單靠意志力的戒菸成功率僅3-5%,搭配使用尼古丁替代療法可大幅提高戒菸成功率,幫助吸菸者趕快重拾自身健康,與家人的親密互動,擺脫「屢戒屢敗」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