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克力因所含可可粉、可可脂的比例不同,或添加糖、核果、水果、牛奶的變化,會有熱量或營養成分上的差異。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浪漫七夕即將到來,許多情侶喜歡選擇巧克力表達情意,然而,巧克力成分中的高脂肪、高糖分和高熱量,卻可能造成健康的負擔。面對種類繁多的巧克力,應該如何選擇?國健署建議,注意成分標示,選擇可可純度高、含糖量較低的巧克力產品,加上「少量吃、分享吃」的食用方式,在享受情人節的氣氛中,同時也能兼顧健康。
巧克力因所含可可粉、可可脂的比例不同,或添加糖、核果、水果、牛奶的變化,會有熱量或營養成分上的差異。市面上常見的巧克力,只要吃大約4顆荔枝大小的圓球巧克力或一條巧克力bar(重量約50公克)就等同吃「一碗白飯」的熱量;而可可純度很高的黑巧克力,因脂肪含量常超過50%,吃多了,一樣會造成熱量負擔。
國健署署長吳昭軍表示,「健康」是讓幸福長久的門票,為了讓民眾選擇巧克力時,應注意重質不重量,以及少量吃、分享吃的原則,既可享受巧克力,又可減少健康負擔。國健署特別提供「巧克力聰明選」3要訣:
1. 「看品名」:看是否有「巧克力」字樣。依食藥署110年修正「巧克力之品名及標示規定」,植物油含量過高或可可含量過低,都不能標示為「巧克力」。巧克力中的可可粉含豐富的礦物質、多酚類成分,有抗氧化、降低高血壓等作用,故建議選擇純度較高的黑巧克力。
2. 「看成分」:標示愈前面的成分,代表含量愈多,建議選擇可可膏、可可脂、可可粉為主要排序的巧克力。
3.「看營養標示」:選擇糖量較低的巧克力,不建議選擇白巧克力或牛奶巧克力,因為含糖量高、可可含量較少;如果內餡含糖漿或外表包覆糖霜,則糖分更高,吃多容易造成齲齒、血糖升高和熱量高的問題。
七夕情人節吃巧克力,專家建議應選擇糖量較低巧克力,不建議選擇白巧克力或牛奶巧克力,因為含糖量高、可可含量較少。圖/pexels
現代的牛郎與織女相會,除了要有浪漫的氣氛外,還要兼顧健康因素,唯有愛情與健康兼顧,才可創造雙贏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