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變不驚】島嶼學習

文/屈穎、陳大謀 |2022.07.31
2823觀看次
字級
圖/香海文化提供
雨天的時候,再強韌的生命在那刻都顯得脆弱,我只能握著他的手,緊緊地握住,絕不鬆手。圖/香海文化提供
圖/香海文化提供

文/屈穎、陳大謀

我們與「漸凍症」共處的生活,很像島上的天氣,一半晴,一半雨。



台北是我居住過最常下雨的城市,一年有超過一百八十天都在下雨。我又是在一年中降雨最多的時節,移居這個城市。綿長的梅雨季剛過,進入颱風季。第一次見識颱風,就遇到超威的莫拉克颱風,據說是台灣五十年來災情最嚴重的風災。正好是台灣的八八父親節,颱風挾帶的降雨造成中部、南部、東南部嚴重的水災,多處發生淹水、山崩與土石流。位於高雄甲仙鄉的小林村,上百個家庭,就是在土石流中瞬間被吞噬。

台北的家在三樓,颱風前幾天,謀請媽咪幫忙買棕色的膠帶,並告訴我為何以及如何在每個房間玻璃窗上貼叉叉。風雨大作的夜,我整晚都未闔眼,那是我從未聽過的風雨聲,不是北方塞外的鬼哭狼嚎,不是南方小城的溫婉嗚咽,雨水是被狂風憤怒捲起,無情地甩出。當雨一陣一陣撞擊在臥室整面牆的玻璃窗上時,我的心揪在一起,擔心緊接著會聽到可怕的玻璃爆裂聲。

颱風過後,次日清晨,陽光透過窗簾照進來,拉開窗簾,看到玻璃與窗紗被沖洗得乾乾淨淨,窗外的天空湛藍透亮。只有地上被吹斷的樹枝、吹落的樹葉,還有不知哪裡吹來的垃圾,證明前一夜的狂風暴雨不是夢境。

災難中靜靜等待

這個島嶼也許久遠以來就是如此,在災難中靜靜等待,等災難過後,勤勞的人們捲起袖子清理、修復,甚至重建。吹毀的房屋、道路,還有電線桿,下次颱風來了,可能會被再次吹毀,他們就再重複這樣的等待與修復。年復一年在風雨中挺立,這是不是就是島嶼的謙卑與韌性呢?這是不是我的骨子裡所缺少的,所以才來這裡學習?

第一次遇到地震時,我正在睡夢中,突然大叫:「誰在搖我的床?」謀伸手摟住我,說:「地震,沒事,搖完就好了,睡吧。」

我真的就睡著了。後來,無論是颱風還是地震,我都可以在這個人的身邊安然入睡。一日,我問謀,我曾說過最浪漫的話是什麼,謀連想都不用想回答:「老公在哪裡,家就在哪裡。」我想不起什麼時候說過,但是我知道謀從不會記錯。

我們與「漸凍症」共處的生活,很像島上的天氣,一半晴,一半雨。晴天的時候,風平浪靜,我們過著瑣碎的日常,也會為小事拌嘴、煩惱,也有屬於我們的小幸福;雨天的時候,烏雲密布,有時還會雷電交加。再強韌的生命在那刻都顯得脆弱,在前往醫院的路上、急診室、病房,看著謀呼吸急促、臉色蒼白,我只能握著他的手,緊緊地握住,絕不鬆手。

(摘自《追光之歌》,香海文化出版)



作者簡介

屈穎

生於西安,因求學、工作、家庭,先後居住合肥、上海、台北。資工和外語專業出身,透過閱讀、書寫和慢跑探索自己,也探索世界。出版《你是我的呼吸》、《夢想的音符》(繪本)、《落地生根》(繪本)。陪先生投身公益,曾為亞太運動神經元疾病大會召集人、「夢想的音符——關注漸凍家庭子女」、「聽見,愛還在——把漸凍病友的聲音找回來」等計畫發起人。



陳大謀

生於台北,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作業研究與工業工程博士。36歲時,因罹患 ALS(俗稱「漸凍症」)離開供應鏈管理顧問工作。因疾病失去行動與呼吸能力,主要藉助眼控電腦與微弱的唇語與外界溝通。2016年當選為漸凍人協會首位病友理事長,於任期期間串聯各界資源,推動科技輔具、ALS基因等研究,努力至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