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未來辦公室 機器人變助理

編譯/韋士塔  |2022.07.30
1738觀看次
字級

編譯/韋士塔

南韓科技巨擘Naver的尖端技術測試計畫,在7月全面啟動,與公司總部相鄰的一處辦公大樓,部署許多人類員工、各類型的機器人助理,成為未來辦公室人類與機器人共處的雛形。

Naver這座辦公大樓的稱為「Naver 1784」,名稱取自門牌號碼,也有第一次工業革命在1784年展開的寓意。這棟建築物位於首爾附近的板橋科技園區(Pangyo Techno Park),高28層,外觀採用充滿科技感的亮銀色,與Naver總部的家庭辦公大樓形成鮮明對比,後者採用該公司標誌性的綠色。

Naver 1784大樓內,可見到高約1.1公尺的方形送貨機器人,在大廳及走廊移動。這些送貨機器人約100台,它們的任務包括在2樓的星巴克為員工購買咖啡,或者在5樓的自助餐廳為員工領取餐點,也負責收取包裹、文件。送貨機器人會搭乘專用的小型電梯,前往各樓層把這些物品發放給使用應用程式(App)下達送件指令的員工。

這些機器人由數據中心遠端管理,運用建築物的3D地圖及5G信號與伺服器,傳送位置、操作指令。機器人的移動速度設定為每秒1公尺,並搭載攝影鏡頭與感測器,以防止碰撞。

Naver是南韓最大的網際網路服務公司,主要業務為搜尋引擎,旗下事業有知名的通訊軟體LINE,以及行動應用程式開發公司Camp Mobile。Naver斥資約5000億韓元(約新台幣114億元)打造1784大樓,並把這座可容納7000人的大樓,定位為最先進技術的試驗場所。1784大樓也設置診所,為員工提供護理服務,包括診療、物理治療。

這些機器人由Naver子公司Naver Labs開發,Naver Labs執行長石相玉(Seok Sang-ok,音譯)表示:「目前我們正在測試的系統,核心技術是在大型空間,讓大量的機器人進行高效率活動,未來我們將對外銷售這些系統。」

Naver目標是明年把機器人系統推向市場,看好醫院、機場及物流配送中心的需求。這些機器人能為醫院的病人運送食物與藥品,也能進行以人工智慧(AI)技術為基礎的健康檢查或診療諮詢。此外,機器人能在機場負責駕駛接駁巴士,或在物流配送中心與建築工地執行任務。

分析師指出,Naver的事業版圖已擴展線上購物、支付服務,但南韓人口僅約5200萬,成長空間不大。據統計,Naver去年6.81兆韓元(約新台幣1710億元)營收,有84%來自搜尋引擎的廣告、數位購物及金融科技,但這些都以國內業務為主。有鑒於Naver正積極進軍更多領域,其中之一就是全球醫療照護產業的現代化。

目前,先進科技醫療領域的應用仍處於起步階段,Never也大舉投資,押注該公司的機器人以及AI技術能在這像領域扮演關鍵角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