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奇緣】摩洛哥公主住我家

文/洪玉芬 |2022.07.22
1145觀看次
字級

文/洪玉芬

一方頭巾把喜巴精緻的五官,鑲成一幅好看的仕女圖。秀氣的臉龐,彎翹睫毛,深邃眼眸,在緊密的阿拉伯服飾包裹下,風情自然顯露。二十一歲的她,走在台北街頭,讓人目光忍不住停留。

夏日陽光,閃耀在她青春俏麗的容顏上,有如深山裡一泓溪水,清澈照人。頭巾,繁花色彩加上輕軟質地,自她額前隨風揚起,輕飄飄,若浮雲般地自在。多年後我慢慢明白,頭巾下,一顰一笑,似輕若重,那麼不可測。

喜巴來自摩洛哥,有部膾炙人口的電影《北非諜影》,拍攝地點——卡薩布蘭加,即是她居住的城。她的家,位於城內的高級住宅區,寬敞的空間,名貴的家具,講究的擺飾,無不顯露主人的品味與財富。

人類文明起源的兩河流域,其中之一的敘利亞,在十八世紀時為法屬領地,直至一九四五年宣布獨立。殖民時期,許多敘利亞人因受法國政府徵召開墾或為了躲避戰爭,移民到摩洛哥,從此落地深根於非洲西北角。嘉巴的父親即是移民後代,移民的流離與飄泊,有如歷經日晒雨淋的樹木,養深積厚,奮力長成粗幹闊葉。

她的父親,事業成功,母親致力相夫教子,三個兄弟姊妹成長於衣食無虞的富裕環境。如同一般移民家庭的父母,重視子女教育,三個孩子青春期即飄洋過地中海,負笈英國留學,個個學有專精。

她父親長期與我公司有生意往來,深諳台灣的工商業發展,對身為長女的喜巴,寄以厚望。那年,她還是倫敦國王學院的三年級學生,她的父親,來信請託女兒要來台灣旅遊並寄宿我家。於是喜巴就這樣,趁暑假飛來台灣,與我女兒共擠一房間,與我們同步作息,體驗台灣。

喜巴抵台後,由女兒權充嚮導,市區觀光如101、美麗華、忠烈祠、市林夜市等等景點。年輕世代共通點──一顆極欲探索世界的心,兩人共同話題不斷。喜巴說,台北與倫敦同屬現代化都會,一樣的繁榮、自由開放,但台北的人情味,略勝一籌。

喜巴不是真正公主,而是剛抵台首日,出現在我社區大樓,芳鄰為其姣好的容貌,驚豔不已。也因她舉手投足間,充滿了平易近人與優雅的氣質,「摩洛哥公主」的封號便不脛而走。

我與社區芳鄰特為喜巴辦了個「welcome dinner(歡迎餐會)」,參與者浩浩蕩蕩二十人。老少各一桌,年輕群在社區一起長大,多有海外求學經驗,與喜巴笑、談、鬧,打成一片,充分地表現出有朋自遠方來的樂趣。那晚回來,喜巴在她社群網頁,如此形容她的台灣遊:「Very lovely family! Thank you for this amazing evening……」

我同時也為她安排了經貿單位與工廠參訪,聰慧如她,所到之處,受到熱誠歡迎。目睹她與眾人侃侃而談,落落大方的態度,充滿了自信,不禁讚歎西方教育的優點,就是培養青少年勇敢表達自我。

參訪的日子,晚上回到家,儘管已精疲力盡,洗完澡,喜巴仍會出來客廳,與大家天南地北的聊,像是家裡的一分子。但是,伊斯蘭教對女生的禮教十分嚴格,秀髮不能外露於父親丈夫兄弟以外的男性面前。家裡有男生兒子和先生,所以每當她出現客廳時,必緊裹著頭巾。即便剛洗完頭,溼漉漉的頭髮,她也是包好頭巾,整裝示人。夏日的台北,到處悶熱如火爐,她依然一襲長衫長褲裙,全身包裹得緊緊。一次,她與女兒在客廳裡聊天,我與先生回到家,一聽先生一聲「哈囉」的推門聲,她忙不迭地衝入房間,包起頭巾,才重新出來。

不免納悶,她留學英國,難道西方文化的洗禮,沒帶給她任何影響?或是她的伊斯蘭教家庭,傳統禮教給她束縛太深。

兩個星期,匆匆而過,喜巴告別了我們,回到倫敦繼續學業。透過臉書,在一群青年男女中,看見她甜美的笑靨,頭巾隨風揚起,自然奔放的氣息,彷彿跳躍出螢幕來。在名校國王學院的古典建築校園裡,一群天之驕子,碩士畢業帽高高地被拋起,她是其中一個。世界的未來,在她晶瑩眼神裡,無限的光芒,不斷流轉。因為,她有著先天聰慧的資質,且有個支撐、為她後盾的富有家庭。

多年後,我再訪卡薩布蘭加,在海港競天高的船梶,抬頭可見高聳矗立的哈珊二世清真寺,景物依舊,但世事迷茫的感覺,微微升起。喜巴與她父親邀我午餐,餐廳位於城市新興區的香榭大道,法式餐廳裡典雅的裝飾,讓人覺得飲食不光是舌尖美味,尚有餐盤外的花香,與種種流淌於空氣中的美好氛圍。幾年不見,喜巴父親的事業版圖漸次擴張及塑膠與食品業,喜巴早已學成歸國,理所當然成為父親的左右手。

微妙的是,從她的眉宇間,敏感地捕捉到一絲似有若無的沉重,正確來講是有點鬱鬱寡歡、不快樂。她說,如果可以,她真想再回倫敦,過著無憂無慮、屬於完全自我的日子。

摩洛哥,是她自小成長的環境,走出去再回歸,一種杆格不入的衝突,是她的矛盾。隨著時間的流淌,幽微的變化,她已回不去舊有的時光的單純,也無法掙脫傳統的束縛。

告別了他們,一人的旅行,坐火車出發。從卡薩布蘭加到菲斯,一路遠觀窗外牧野風光,悠悠天地,無限寬廣。腦海中,席慕容的詩〈如歌的行板〉,一遍又一遍,婉轉唱起。其中幾句,縈迴不已:

一定有些什麼/是我所不能了解的/不然 草木怎麼都會/循序生長/而侯鳥都能飛回故鄉/……/一定有些什麼/在葉落之後/是我所必須放棄的/……

荒漠、牧地、草原……一幕幕不同的景色,如變換場景布幔自窗外一掃而過。恍惚間,喜巴的憂愁,與我遙遠、顢頇的青春重疊。成長的代價,充滿了跌跌撞撞,伴隨著淡淡的哀傷。俟路走過了,再回眸,來時路不盡是苦澀,總有一絲回甘。

想著想著,窗外景色已轉換成一整排蓊鬱、矮叢的橄欖樹,我心中的沉重,似乎一層層漸漸剝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