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奇緣】 一件紅衣 文/洪玉芬 |2021.08.27 語音朗讀 171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作者(右一)穿著友人送的紅衣。 圖/洪玉芬從摩洛哥菲斯出城, 一路山野風光多樣貌,散布的羊群很吸人目光。圖/洪玉芬菲斯是個文化悠久的古城,火車站建築簡潔俐落。圖/洪玉芬 文/洪玉芬離開前我去歸還紅衣,J執意要送我帶回台灣當紀念。那一刻,不禁想起小島的母親,每當我出遠門,她總會在菩薩面前,祈求我平安歸來……在道別的那一刻,我彷彿看見母親自遠方走來,母親和J,兩人的影像,重疊了。天氣漸酷熱,衣服換季清理收藏,赫然發現一件紅色披風靜躺箱底。記憶的軌道,靈光一閃——多年前的摩洛哥行,諸多情景歷歷在目。一件紅衣,寄情於一趟遙遠的北非人文之旅,和一分萍水相逢的溫暖。菲斯(Fes),摩洛哥的四大古城之首,觀光重鎮。百萬的人口,既無大城市的喧囂,也無鄉村的寂寥。傳統與現代並存,人們篤信伊斯蘭教,人情味濃。若能獨自旅居於此數日,脫離平日生活的軌道,享受一個人自由自在,於我是一種幸福。從Fes出城,陽光朗朗,天空湛藍,像要擰出水般的潔淨。車子疾行,窗外景色,時而山谷田野交錯,時而半人高的橄欖樹叢,令人貪婪目不轉睛地注視。不遠處的山坡,手持牧鞭的牧羊人,費力地指揮著,偏偏羊群像軍紀渙散的軍隊,卒列不成伍,暗自替他心焦,可有迷途羔羊?空曠、蜿蜒的長路,展開在車玻璃的前方,感覺一路直行,可到天邊海角似。駕駛座的朋友手握方向盤邊對我說,橄欖收成時,歡迎再來,榨了最香醇的橄欖油,讓我提個幾加侖回台灣。他的話,與和煦的山風,隨著一波又一波的橄欖樹叢,輕輕拂過。廠房內,左右兩旁擱置停工的機器,因摩洛哥禁塑政策,日常用量大的塑膠袋,首當其衝。朋友兩手一攤,無奈地對我苦笑。在柴米油鹽的現實世界裡,製造產業有個極端靈敏的鼻子,總是在流感未來前,就先打噴嚏了,這是商業的現實。他的處境,我深表同情,慶幸他早早投入製造事業,起碼還有其他的產品線在運轉。人的世界,如江湖海川,風吹來,波瀾一起,隨之浮浮沉沉。真是世事難料,道是人生無常,亦是如常。除了工作,朋友以地主之誼熱誠招待我午餐。他同時邀了公司祕書J小姐同行,因摩洛哥是法語國家,他自認英文不夠好,邀祕書J同行,好當翻譯。 從杜拜來摩洛哥的當晚飛機上,是伊斯蘭教極為重視的「忠孝節」(Eid al-Adha,又稱宰牲節)。這節日是為了紀念先知Ibrahim(亞伯拉罕)忠實執行真主阿拉的命令,打算獻祭自己的兒子Ismail(以實瑪利)給真主阿拉,在阿拉的寬免下,用羊羔來代替。所以伊斯蘭國度對這一天的歡慶,亦如我們的過新年般的熱鬧。因時差抵卡薩布蘭加,忠孝節已過完,但城市的角落,空氣中仍浮游著節慶的餘溫。來到朋友富麗堂皇的宅院,走過迷宮式的穿廊,在寬敞的客廳裡一位白髮蒼蒼的大家長,是朋友的老父,連同所有的家族成員,一幅天倫樂。餐桌上,堆高的水果籃,色彩的繽紛與種類的繁多,我由衷地讚歎這塊土地的富饒。正宗的北非料理,燉羊膝佐小米,加入大量的時蔬如馬鈴薯、紅蘿蔔、番茄、櫛瓜……蔬菜經過燉煮,吸收了肉汁的香甜,更添增風味。食物,吃的是它背後的傳統文化,風俗習慣。朋友講解忠孝節,盤間的美味隨著舌尖滾動,意義變得清晰。一問一答,讓一頓餐食不光只是吃飯而已。我們圍坐餐桌上,所有的食物均置放在一個大大的圓盤內,這是典型伊斯蘭教的傳統用餐模式,代表不分彼此都是一家人。大家邊吃邊談笑,我是外人,來自遠方,彷彿藉著食物釋出的氛圍,也把我變成這屋子的一分子。朋友的祕書J,有張好看的臉,挺尖的鼻梁,深邃的眼眸,笑容掛在臉上,一種與她交談有忘記時間的愉悅。飯後她善解人意地提議,這季節早晚溫差大,千萬別給這亮晃晃的陽光騙了,不如隨她回家拿件衣物給我。這小鎮的名字,至今我忘了她咕噥一句我聽不懂的阿拉伯文,只記得離Fes約四、五十公里。鎮內可以看到中古世紀才有的石板路,彎曲的街道,不規則地穿越城市各角落。阿拉伯式、方正純白的房子,一簇簇,像是項鍊的裝飾串珠,牢牢地掛在路旁。來到J的家,隨她進屋,狹仄的空間,一進去就是一張單人床和一張茶几的房間。這樣窘迫的生活空間,與我一般作客非洲富賈人家,大相逕庭。非洲來去,貧富兩極的世界,涇渭分明,尋常百姓的家,愈能勾起我靠近的好奇心。我與J,把床當沙發並排坐著,瞥見窗外的天井,一路洞開直達藍天白雲去。陽光毫不吝惜地灑下,篩過窗檽,光影幢幢,歲月安好。我們喝著紅茶,加上翠綠、新鮮欲滴的薄荷葉,邊喝邊聊著彼此的生活,如久別重逢的老友在敘舊。女孩父母早逝,與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自食其力,她完成學業再回小鎮工作。每天中午休息,返家探視奶奶並張羅午膳。談著談著,不知不覺陽光慢慢陰下臉,冷風直灌進來,寒意增強。她隨即起身拿來一件大紅披肩來,並說天漸涼了愈晚更寒,我單薄衣服擋不住,執意要我收下禦寒。她的真摯,幾番推辭不下,盛情難卻,擬離開摩洛哥回台前再歸還。呢絨披風如衣,兩手從左右開口伸出,很有蝴蝶羽翼張開飛舞之味。一線餘光,從窗外照進,泛起紅衣表面纖維飛揚的光華潤澤,絲絲縷縷,與她的笑臉相映成趣。我那因氣溫過冷過熱就好犯發過敏的鼻子,幾日因紅衣的保護,安分不作怪。離開前我去歸還紅衣,J執意要送我帶回台灣當紀念。那一刻,不禁想起小島的母親,每當我出遠門,她總會在菩薩面前,祈求我平安歸來。我沒宗教信仰,但是我一直擁抱我周遭對信仰虔誠的人。在道別的那一刻,我彷彿看見母親自遠方走來,母親和J,兩人的影像,重疊了。 前一篇文章 【舒文誌 】關於年齡的禮物 下一篇文章 【分享時刻 】英式下午茶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十步芳草】茴香記 紅豔的故事【分享時刻】報頭下的幸福咒語【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詩】海天合抱的課題【詩】凋落的聲音二重奏 作者其他文章【非洲奇緣】民氣可用【非洲奇緣】 相遇,彩虹國度的人【非洲奇緣】 阿魯沙的黃昏【非洲奇緣】 愛情太短,遺忘太長【非洲奇緣】 迦納的台式炒米粉【非洲奇緣 】我們的輕,是他們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