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時代 z世代追求勞逸均衡

文/胡雪綾 |2022.07.09
30307觀看次
字級
YOLO族為了活在當下,情願失去高薪工作。圖/123RF
疫情改變許多年輕人對生命優先順序的看法。圖/123RF
年輕世代比上一任更積極追求工作和生活平衡。圖/123RF
疫情改變許多年輕人對生命優先順序的看法。圖/123RF

文/胡雪綾

後疫情時代,意味著「缺工時代」來臨,尤其較早經歷疫情變化的周邊國家如韓國、日本、新加坡……在疫情稍歇後,都面臨了缺工窘境──原因之一,是許多年輕人更熱衷遠距工作;原因之二,是認同YOLO觀念的年輕人愈來愈多……



台灣少子化趨勢明顯,今年夏天是近20年來,大學畢業生人數最少的一年,而未來數年,畢業生人數更是逐年減少,換言之,缺工情況只會愈來愈嚴重,企業如不及早因應,將可能面臨找不到人才可用的窘境。

根據勞動部近期統計,職場「事求人」的對比達到1.95倍,創疫情爆發以來新高,去年全年製造業缺工數更創20年來新高。也就是說,若不論產業別,平均每一個求職者,有近兩個求才機會可前往應徵。

缺工嚴重舉世皆然

職場專家表示,這股「大缺工潮」不只在台灣,歐美等主要國家也面臨同樣問題,美國職場在疫情後,更面臨21年來最嚴重的離職潮,目前仍有1000萬個職缺等待補足人力。

究其原因,除了少子化、遠距工作及跨國工作增加等因素外,背後更反映一個事實:現代年輕人已不甘於像上一代的員工,為了薪資、職位和退休金,忍受工作時間和形態的高壓約束。

活在當下但求值得

不少年輕人自許為「YOLO族」(You Only Live Once),既然人只能活一次,當然應該活在當下,追求快樂的工作及愉悅的生活。就算達不到理想境界,至少也要過著勞逸平衡的生活,不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工作、競爭及升遷上,一旦工作和YOLO信仰發生衝突,情願主動離職,甚至在不知下一份工作在哪裡的情況下,也不願委屈當「社畜」。

歐美財經雜誌解析這股滔滔洪流,認為是「企業不可不知的趨勢」。

快樂生活愉悅工作

原因在於:一旦有愈多年輕人認同YOLO的工作觀,就會希望活著的這一生,「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不能虛擲浪費在「感覺不值得」的工作上。

最明顯的,這股「反工作潮」在網路上迅速延燒。美國知名的Reddit論談版,在疫情前,標榜「快樂生活,拒絕工作」的子版r/antiwork,2020年10月成立時,只有18萬人加入社群,但今年1月,已爆增為170萬人。

不少年輕人反映,當「薪資成長追不上物價漲幅」時,他們情願捨棄現有工作,改找「感覺值得」的工作。也就是說,當樣樣物價喊漲,只有薪水不漲,實質薪資其實是相對下滑的,其結果就會增加換跑道的誘因──既然薪水差不多的工作並不難找,當然要過得開心做得爽。

這種工作氛圍的扭轉,也明顯受到疫情影響。特別是一些疫情來得又急又快的國家,改變了許多年輕人對生命優先順序的看法。

加薪不是唯一解方

畢竟,如果明天可能會染疫而死,還有什麼好失去的呢?於是不少人慨然辭去工作,跳槽至一些待遇較差,但空閒時間變多的公司,把「生活」置於「工作」之上,讓自己重拾快樂和生活自主權。

面對新世代YOLO族當道,職場專家建議想留才的企業:直接加薪讓YOLO族早日達成「財富自由」,固然是釜底抽薪之道,但對於獲利不理想的企業,短期內如果加薪無望,建議積極改造工作環境,提供員工「身心自由」的感受,例如:工作氛圍舒適、讓員工適當休閒及有時間陪伴家人,或是賦予員工更多實踐生命理想的意義、增加「精神收入」,反而更能留住員工的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