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彭孟嫻
目前全球大環境通膨嚴重,不少產業出現生產與營收大幅波動,多數企業的營運利潤急劇下跌。
在此同時,很多人看到部分產業,在經濟風暴中仍然風生水起,例如前陣子航運與大型網購公司的利益持續增長,讓很多實體店面的業主感歎,疫情與戰爭所引發的經濟蕭條中,為何別人的產業營收依然如此好?
其實,在職場中無論是創業還是就業,都需要定睛聚焦在「自己」,因為別人在所選擇的產業創業成功,自己並不見得能夠勝任。尤其,現在看起來蕭條的產業,過往也都有過輝煌。換言之,目前的輝煌產業,未來也必然會有所變動。
這樣的說法,並不是在安慰人心,而是任何產業都有起伏,也就是佛家常說的「成、住、壞、空」的萬事萬物變化歷程。
當前常見的職場上班族,很多人邊工作邊處於「尋找」的過程,導致心靈很難「安住」;部分人因為擔憂產業環境可能變差,工作中常升起「不平靜的心」;也有些人因為害怕被解僱,在工作中產生了「不安定的心」;更多人擔心過往的努力,未來有可能付諸流水,導致產生「焦慮的心」。
相信大家一定會認同:「努力工作,不一定就有成果;但不努力工作,卻一定不會有進展,社會也會停滯不進。」大多數人都喜歡穩定、追求安定,不喜歡波動激盪,尤其關於經濟和收入,更喜歡扶搖直上,既然如此,何不在工作與生活上,「工作盡其在我,結果交由天道」呢。
生命的波動雖然好像大部分來自外在因素,但實際上,終極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內心無法安住,才會產生波動和振盪。究竟要如何讓人的心,在工作中能夠「安住」?其實是有方法可循的。
圖/123RF
保障職場權益 勞雇都要努力
身為員工,如果能夠知道自己所處環境可以得到相當的保障,就能夠有必較安定的心。相同的,身為老闆的資方,也要能夠體恤員工的需求,讓其產生足夠的安心和定力。
這些基本職場權益保障,在本人著作的《職場霸凌》文章中,有清楚提到基本工資保障、加班薪資、每日工作時間、午餐時間與休息時間,及例假日、休息日、特別休假、國定假日、病假次數,此外還包括健康保險、勞保及職災保障。當勞方與資方都能意識到公平的職場權益和義務,雙方就較有可能出現安住的工作景象。
畢竟,人是需要有安定感的,想在職場讓心能夠安住,就要讓自己工作的地方(職場)形成穩固的安全網。這就像住家如果是海砂屋,屋頂漏水、水管不通、油煙難排、藏汙納垢……住在其中又豈能安心?
換言之,唯有減少員工在工作與生活中的危機感,才能避免職場過度流動或紛擾。一旦公司的規章制度、勞動契約不夠務實,員工很難感覺受到保障,資方容易面對到勞資糾紛,員工也容易來來去去頻頻流動,人事始終不安定。
增加核心價值 展現職業信念
一個人,很難樣樣精通、事事傑出,但如何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核心價值,卻是很重要的事。
在職場,員工並不需要什麼都會,因為那很可能會變成「樣樣通,樣樣鬆」。比起通才,在職場上更重要的,是需要有幾項自己獨有的強項,只要確實掌握這些強項能力,就足以讓人在工作職務與薪資收入上趨於穩固。
因為這是個分工的時代,千萬不要嘗試涉獵多種技術或專業能力,卻每一樣都無法擁有專精亮麗的表現,難以讓個人內在的「價值」提升,也無法藉由工作展現一己的職業信念,畢竟,員工通常是透過工作表現,展現其職業信念和價值貢獻。
如果員工的工作能力,只是趨向於表層,就會形同只是在「做興趣的事」,無法形塑出工作中的核心價值。所謂「工作核心價值」,不是一個人盲目的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到,結果就能夠做到,而是在所負責的工作項目中,表現出高於行業平均值的成果和效益,才算是充分掌握核心能力,具備安身立命於職場的客觀條件。
畢竟,職場是「適者生存」以及「優劣比拼」的馬拉松競技場。就算員工個性上根本不想要和人比拼,但光是工作績效的評比,就會形成一種無情篩選及區分員工的有形及無形力量。
在如此競爭激烈的時代,我們可以無須在乎別人,也不需要把別人都當成競爭者,但是,卻要讓自己在所執行的工作項目中不斷提升能力,才能夠在工作中安住,不被無情的淘汰。
將能量最大化 讓焦慮最小化
人心中的焦慮,很多都是自己揣摩而來的,不一定是事實或確實會發生。雖然工作中的確實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容易讓人過度擔心,但是還是必須說,大多數人擔心的事情,一半以上(甚至更高比例)都是過度操心加上揣摩想像所衍生出的,只會嚇到自己卻不一定會真實發生。
當然工作一定要適當的「預設困難」,因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但話說回來,工作當中的危機,有很多可以事先預防,但預設困難的主要的目,就是在於提醒自己平日謹慎做事、不斷自我充實,避免困難或窘境發生,相反的,若預設困難變成腦中思維模式的負面能量,光只是不斷擔心,卻拿不出解決策略或改善之道,就只會阻礙自己安定的心。
人的內心之所以不平靜,有時就像湖面的漣漪,常是由於外界拿竿子在水面攪動,少部分是大環境的狂風暴雨,造成平靜的水面波動,但是更多時候,卻是自己往心湖中不斷丟進雜物、雜訊導致的不安。由此可見,想讓自己能夠在工作中具有安定的心境,就不要胡思亂想。
其實,人在動盪的社會中,心念更需要鍛鍊安住的定力。只要個人在生活中,把工作的能量最大化,並讓自己的內心焦慮最小化,就能明白: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要有足夠勇氣「遇到坎,就越過去」,內心也就能夠安住了。
作者簡介
彭孟嫻 Jessica Peng ,目前在加拿大從事法律調停工作,同時也是加拿大調停仲裁協會會員,以及安大略省調停仲裁協會會員。
畢業於加拿大約克大學法律調停(York University: Mediation) 、加拿大森尼卡法律顧問(Seneca College: Paralegal)、加拿大皇后大學經濟系(Queen’s University Economics Degree) 。
著作:《克服倦怠》、《職場霸凌》、《戀愛脫單魅力學》
網站:www.jessicape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