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防小先鋒,斷層知識通》特展,透過情境設計與互動空間體驗,幫助民眾打造防災生活指南。圖/科博館提供
【記者羅智華南投報導】1999年9月21日凌晨1時47分,相信是許多台灣人忘不了的時刻,芮氏規模7.3強震的劇烈搖晃將民眾從睡夢中搖醒,造成全台2000多人罹難、成千上萬間房屋毀損,不僅是國內有史以來最大天災,亦讓921地震成為大自然難以抹滅傷痕。
位於板塊交界處的台灣,需學習如何與地震共存,雖然我們無法預測地震何時發生,卻能透過防災教育來降低災害。為將防災思維扎根日常生活,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NCDR)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合作,推出《災防小先鋒,斷層知識通》特展,透過情境設計與互動空間體驗,幫助民眾打造防災生活指南。
這次特展運用NCDR製作的互動式立體書「地震!別怕!」,將防災內容化為深入淺出知識,引導民眾透過互動情境,學習如何準備緊急避難包、前往最近避難所避難。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宏宇表示,台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與日本、美國、拉丁美洲同樣地震頻繁,希望透過特展讓民眾了解防災知識。
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焦傳金表示,921地震發生迄今已23年,對民眾而言仍是深刻記憶。面對腳底下住著一隻常翻身的地牛,如何防災防震,是不可忽視的先備知識。他談到,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保存世界級斷層地質剖面景觀,在此推動災防教育別具意義,感謝NCDR提供特展資源,並建立Line官方帳號,供民眾查詢鄰近避難位置、防災路線等資訊。
特展策展人車籠埔斷層保存園區助理研究員鍾令和談到,此次特展主要展示互動式的透視台灣斷層—地震關係模型,讓民眾認知台灣斷層活動;並藉由防災科技成果展示建立正確觀念、防患於未然。
南投縣防災輔導團團長、社寮國中校長黃建樹提及,校園防災教育意識十分重要,尤其南投有平地也有山區學校,如何教導孩子培養應變能力是首要之務,透過特展除能造福在地學童,未來防災輔導團也將安排參訪,讓防災意識扎根孩子心中。
《災防小先鋒,斷層知識通》特展展期,自即日起展至2023年10月1日,將透過豐富多元方式與民眾分享多種實用防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