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實際操作刷牙機進行潔牙訓練。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教育部自110年開始在嘉義縣試辦移動式擴增實境(AR)科技刷牙機及傳統潔牙教學成效比較,利用AR擴增實境,指導學童使用貝氏刷牙法進行刷牙練習,以求實際刷牙時,能有效移除牙齒上的牙菌斑,預防蛀牙發生。教育部表示,透過科技輔助指導學童使用貝氏刷牙法進行刷牙練習,成效顯著。
國教署說明,該計畫先由試辦縣市推薦10所國小,並隨機分成AR介入組及傳統教學組各5校。AR介入組進行問卷調查、牙菌斑檢查及利用AR刷牙機學習刷牙法;傳統教學組除進行問卷調查、牙菌斑檢查之外,由計畫團隊人員進行貝氏刷牙法現場教學。
AR刷牙機介入組學童牙菌斑比率從前測85%,經二周後降至81.3%,四周後降至80.6%;而傳統教學組從前測86.5%,經二周後測雖下降至79.9%,但在四周測後卻再提升至82.6%,利用AR刷牙機訓練學童刷牙清潔牙菌斑的成效明顯。
另外,AR介入組在有信心使用貝氏刷牙法潔牙比率從前測56%,經二周及四周後持續上升至64.2%及73.5%;傳統教學組則從前測58.3%,經過二周後下降至57.4%,四周後測比率上升自63.1%。透過AR刷牙機持續的訓練學童刷牙,能讓學童在潔牙時更具信心使用正確的刷牙方式潔牙。
齲齒與牙齦炎是學童及青少年常見口腔問題,因潔牙技巧不佳,無法有效移除牙面上或堆積在牙齦溝的牙菌斑,可能會造成牙髓壞死或是牙周病的發生。每校皆施行一次前測及二次後測,並進行統計分析,嘉義縣總計有372位學童參與本項試辦計畫,其中200位接受傳統潔牙教學、172位接受AR刷牙機介入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