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物價愈高 窮人愈窮

 |2022.06.07
9086觀看次
字級

社論

主計總處公布四月分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高達百分之三點三八,創下九年半以來的新高;是連續三個月突破百分之三。物價如此飆漲頗不尋常。

美國四月的CPI年增率為百分之八點三,比三月分的百分之八點五略顯下降,仍是高點;歐盟統計局所公布的歐元區五月分通膨年增率為百分之八點一,創歷史新高紀錄,是歐元區通漲率連續七個月突破新高,不但較四月分的百分之七點四高出零點七個百分點,也高於之前市場普遍預測的百分之七點八。通膨最怕的就是一旦預期心理形成,就很難下降了。   

面對CPI年增率居高不下,美國財政部長葉倫終於「認錯」。葉倫說,過去一年她誤判美國通貨膨脹情勢,以為這應該不致於成為持續的問題,然而,後來的發展卻超出了她的預期,美國經濟已受到了重大的衝擊;有「歐元之父」之稱的伊辛日前在接受《金融時報》採訪時表示,歐洲央行錯誤判斷了物價飆升的嚴重性,伊辛提醒歐洲央行不要「對通膨失控的危險過於輕描淡寫」。

相對於歐美願意面對通膨問題已然成形的現實,目前,我政府則仍然認為國內並未浮現通膨的疑慮、更沒有陷入停滯性通膨的風險。如果政府根本就不認為有物價過高的通膨問題,那麼,人民又如何能夠期待相關部門提出有效的政策、平抑物價呢?其實,儘管台灣CPI年增率的數字不像歐美那麼高,但台灣另一隱憂是勞工的實質薪資成長極度緩慢,相形之下,勞工的實質可支配所得呈現下滑。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今年第一季實質經常性薪資為年減百之零點一,這是六年來首度出現的負成長,也就是說,民眾的薪資成長已完全被通膨吃掉了、呈現出「倒退嚕」的局面。

「實質薪資」,是包括本薪、固定津貼及獎金在內的經常性薪資,平減CPI後的金額。一般認為,實質薪資代表勞工的實質購買力,因此,當實質薪資減少時,就等於勞工的實質購買力下降。更進一步觀察,三月分的物價指數加上失業率的「痛苦指數」高達百分六點九三,創十年來的新高,民眾的生活壓力之高,不難想像。

另一個需要特別關注的面向是,物價上漲對低所得者的影響更大。依據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四月分可支配所得最低的百分之二十家庭,CPI年增率為百分之三點六四,比CPI總指數的年增率高出零點二八個百分點。弱勢族群的所得本來就比較低,CPI的年增率又更高,他們的處境極為困難。

雖然主計總處因「全球對台灣半導體等高科技產品的需求持續旺盛」等理由,將出口成長由先預測的成長百分之九點六九提高了四點九三個百分點,達到百分之十四點六二;但卻又將民間消費大幅下修了兩個百分點為百之三點一。如此明顯的外熱內冷,正顯示出內需產業受挫的情況十分嚴峻。

展望未來,疫情仍居高不下,就業和整體經濟發展情勢都將承受負面的衝擊,民生將陷入困境;政府千萬不要掉以輕心、處心積慮粉飾太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