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心思潮‧平等與和平(下)】平等與和平是一體兩面的真理

星雲大師 |2008.03.29
1756觀看次
字級

過去世界對和平的主張,有的認為以權利來促進平衡,有的主張以武力嚇阻戰爭,這種以力止戰,以戰止戰的方法,永遠不能達到和平,只有共尊共榮才能和平!

平等與和平是一體兩面的真理,真正的平等不是表相上,齊頭式的平等,真正的和平也不是只用嚇阻、限武、禁核等外在措施所能達成,我們還必須注意心靈的淨化,思想的共識,觀念的重新評估,對於如何促進和平?我謹提出四點意見: 


第一、用慈悲能促進和平 

佛教所提倡的慈悲,「慈」能與樂,「悲」能拔苦,觀世音菩薩以慈悲可以走進信徒的心中,走進信者的家庭中,當然也可以走入世界和國家,就算我們無力給榮華富貴,但我們也要發願去解除世間人類的痛苦。 

阿育王征服印度諸多小國,怨恨不止,以慈悲教化,民心才肯降順,所以用慈悲的力量才能化解兇暴。中國南北朝時代,石勒、石虎因佛圖澄慈悲的感化,而放棄殺戮;十六世紀,西班牙人拉斯卡沙斯(B. de Las Casas)為捍衛印第安人的權益而仗義直言,終於阻止查理五世(Charles V.)大帝出兵攻打美洲大陸。世間上唯有法的勝利,才是完美的勝利,世間上最強大的力量不是槍炮子彈,而是慈悲忍耐的力量,才是真正的勝利。 

我們不但要以同體的慈悲來解救眾生,更要用無緣的慈悲為廣大眾生救苦救難;不僅要消極不做惡事,更要積極的行善。唯有慈悲平等,共榮的和平才能到來。 

第二、除我執促進和平 

華文的「我」,旁邊是個「戈」,暗喻「我」是引起糾紛的最大因素;英文的「我」是個大寫字母,可以見得「我」是多麼的自尊自大!的確,人類往往因為執著於「我」的看法、「我」的財富、「我」的利益、「我」的名位……而煩惱叢生,有了我執,見解就會偏了。

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南北朝時代的五胡十六國;美國的南北戰爭、南非的種族械鬥、歐洲的新舊宗教戰爭,都是為了「我執」而引起的,所以老子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佛教也強調:「無明煩惱皆為我。」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總統羅斯福問太虛大師:「如何才能和平?」大師回道:「慈悲無我!」所以想要求得和平,正本清源之道,首先要消除心中的我執,四相不除,空華亂墜!我執既去,私欲不存,世間無我,戰爭何起?


第三、從寬容促進和平 

寬,則能容;容,則能和;和,則能平。土地寬大,容積率建高建大;大海寬廣,水底的世界多彩多姿。一個人若心能包容一個家,就能成為一家之長;包容一個國,就能成為一國之王;能心包太虛,就能成為法界之王!心量有多大,擁有的世界也就有多大!

大海能容納百川,大海才能廣大;虛空能容納萬物,虛空才能無邊。人能包容眼耳鼻舌身,眼等才能為己所用;包容父母親屬,親屬才能為你所有;包容世界種族、宗教、國家,自然就能和平共處。 

今日世界所以你爭我奪,爾虞我詐,正是由於人類的度量被名韁利鎖繫縳,以致人心不平、國土不安,所以我們要豎窮三際,橫遍十方的擴大我們的心胸,包容異己,推己及人,兼善天下,才能廣結善緣,涵攝十方,才能從寬容促進和平。 

四、共榮體促進和平 

隨著科技發達,工商進步,功利主義掛帥,許多人為了在競爭的時代裡求取生存,不惜用盡一切機巧,結果不但自他無法受益,甚至擾亂社會祥和。而今日由於人類長久以來濫砍坡地、濫倒垃圾、濫用能源、濫殺生物,造成「地球反撲」的現象,一場物我之間的戰爭已無聲息的展開了!原來世間的一切,都具有相互依存的密切關係,這正是提倡環保共存共榮的時代! 

我們感謝世間在種族上有黃、白、黑、紅多彩多姿的膚色;感謝有百多個國家可以共同往來,建立美好的友誼;感謝世間上有天主、基督、伊斯蘭教、佛教等各種不同的宗教,讓眾多不同信仰的人們,各有其精神的依託;世界各地依其地理環境,都出產不同的金銀銅鐵,都生長不同的花草植物;依個人喜好有酸甜辛辣之味,依個人習慣有麵飯飲食,天地間都供應著我們所需,我們怎能不共同建立集體創作的共榮觀念? 

六和敬是共榮思想的先驅

紅花雖好,綠葉配襯,五官雖美,也要四肢健全,高樓大廈也要山水圍繞。今日要以慈悲心,平等共榮,以除我執,同體共生,那必然能帶來和平。 

古人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個人的福樂有限,唯有化私為公,以眾為我,才能共享安樂。二千五百年前,教主佛陀所標舉的「六和僧團」便是這種共榮思想的先驅。所謂的「六和」指的是── 

一、見和同解:在思想上,建立共識,這就是思想的歸一。

二、戒和同遵:在法制上,人人平等,這就是法制的平等。

三、利和同均:在經濟上,均衡分配,這就是經濟的均衡。

四、意和同悅:在精神上,志同道和,這就是心意的開展。

五、口和無諍:在言語上,和諧無諍,這就是語言的親切。

六、身和同住:在行為上,利益他人,這就是相處的和樂。 

目前文明國家紛紛實行社會安全制度、物質救援第三世界、技術移轉、宗教對話、科技整合、環境保護等措施,並且創設歐洲經濟聯盟、歐洲共同市場、北美自由貿易區、亞太經濟合作、世界貿易協會等多種組織,一面促進經濟合作,一面達成政治共識。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裡,這些改善雖然僅僅踏出自我框框的一小步,但只要大家肯持之有恆,在教育上,注重大悲力、寬容心的培養;在文化上,推展人我共尊、互易立場的美德,在社會上,發揮萬法緣生、一多不異的真理;在處事上,消除我執,攜手合作,以期從時間的共榮、空間的共榮,達到人間的共榮,那麼,建立平等社會、達到世界和平將是指日可待之事!(第五次世界大會主題演說,地點:法國巴黎)摘錄自《當代人心思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