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內的兒童遊戲場,以「趣探險之丘」為主題,利用斜坡地型設計了攀爬、攀岩與滑草綠地。圖/丹青
文山森林公園入口。圖/丹青
文/丹青
今年四月中旬啟用的「文山森林公園」,是台北市繼大安森林公園之後,第二個以森林命名的公園。不過,大安森林公園是平面的,而文山森林公園是立體的,也就是說,它是利用台北郊區常有的淺山丘,依地勢高低開闢而成的生態公園,必須上上下下爬山,才能走完所有步道和景點,比起大安森林公園,它更有健腳和接近山林的機會。文山森林公園位於文山區興隆路一段和興順街一帶,主要入口在東側原來的景美運動公園旁,沿著山坡而上,有多條木棧道或鋪著碎木片的步道,通往附近各景點。最西側串連原有的興福公園,占地共十一公頃。
文山森林公園早期原來是荒煙蔓草的小山丘,附近平地則是農田,居民以務農為主。東側景美運動公園旁有十五份遺址紀念碑,紀念曾在此發現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巴圖石器文化;附近山坡上則在日治時代昭和四年(一九二九),曾建有「興福庄建塚紀念碑」,乃當時許多窮苦人家死後沒錢買地埋葬,日本政府發動社會捐款,在北區大直庄購地五十餘甲、南區興福庄購地三十餘甲,做為公墓使用,為此善行義舉,乃立碑紀念。
此紀念碑屬於日治時代造型,頂碑為天然石,基座四面皆嵌入刻錄當時台人仕紳捐款芳名錄的觀音山石碑。此碑因保存良好,二○○八年九月十五日登錄為台北市定古蹟。故文山森林公園有遺址、有市定古蹟,頗具歷史意涵。
完工後的文山森林公園,內有一‧五公里的森林步道,中間多設有觀景平台,可眺望文山地區的美景;沿途並種植大量在地原生種喬木及灌木,以復育山林生態,並依四季色彩變化,規畫不同季節之區域主題。
目前除大樹景觀平台及生態滯洪池、樂活農園是園區著名景點外,最吸引青少年的亮點乃西側「趣探險之丘」,是運用陡峭的山坡,設計一座長達四十六公尺的磨石滑梯,是台北市最長的溜滑梯;還有多個人工草皮斜坡可供滑草、攀岩、遊戲等。
但文山森林公園東西橫跨六百公尺,地形複雜且鄰近住宅社區,遊客行走、登山或溜滑梯等之喧譁聲,反造成附近居民噪音、隱私等之困擾,且因地形之故,整座園區尚未有廁所,這是亟待市民自律及市府關心改善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