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偉 千年黎錦指尖傳承 文/記者陳子薇 |2022.05.15 語音朗讀 211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黃楊偉在自己的黎錦店門口做直播。圖/新華社黃楊偉在海南省民族博物館裡參觀黎錦製品。圖/新華社黃楊偉展示自己的第一件黎錦作品。圖/新華社在黎錦店裡織錦,也是他推介黎錦的方法之一。圖/新華社 文/記者陳子薇今年是黃楊偉的第二個本命年,他將虎年元素融入黎族傳統織錦文化,在錦片上繡了一隻小老虎,希望今年依舊好運。黃楊偉是海南省五指山市毛道鄉黎族人,自小生活在黎族文化的氛圍中,但父母務農,家中無人織錦。直到高中時,當地組織「非遺技藝進校園」活動,他才第一次真正接觸黎族傳統織錦技藝,從此,黎錦成為黃楊偉生命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海南島黎錦紡、染、織、繡技藝是黎族人傳承了三千年的古老技藝,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中國紡織史上的「活化石」。黎族人紡紗、織布的原料是海南特有的吉貝棉,又稱海島棉。染料也源自熱帶雨林豐富的植被資源。三國吳國人萬震在《南洲異物志》中就曾記述黎族先民已會用吉貝作「五色斑布」。相傳,一位姑娘上山穿的白筒裙被植物的汁液染上斑斕的顏色,十分漂亮,黎族人從中逐漸摸索出利用蘇木、黃姜、藍靛草、谷木、牛錘木和楓葉,將紗線染成紅、黃、藍、綠、棕和黑等顏色。黎族沒有自己的文字,黎錦圖案是黎族各方言的標誌符號,這些原始的文化符號,記錄了黎族各方言區的文化生態,生動體現了黎族的生產活動和民俗風情,每一幅黎錦都是一個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說,黎錦是濃縮了黎族歷史與文化的獨特「史書」。黎錦的愛日漸深厚傳統的手工織錦需要坐在地上,腰上纏著腰織機的一端,足尖撐起另一端腳踏棍,雙腿伸直,時間久了,腿麻腰酸。二十一世紀初期,黎錦技藝曾處於失傳的邊緣,掌握這一技藝的人數已不足千人。近些年來,中央和地方財政已投入大量資金開辦黎錦技藝傳習館,並建設培訓基地,培養了一批批黎錦傳承人。從二○一二年起,黎錦技藝開始作為一門課程走進海南校園。目前「黎錦進校園」已成為「常態化」活動,在海南多個市縣學校均有開展,成為海南很多學校的一門特殊課程。按照黎族傳統,黎錦技藝「傳女不傳男」,但現在隨著「非遺技藝進校園」等活動的推廣,學習織錦的男孩逐漸多了起來,黃楊偉就是其中之一。高中時,黃楊偉是班裡唯一堅持學習織錦的男生,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黃楊偉的織錦技藝進步很快,對黎錦的熱愛日漸深厚,他帶著自己的黎錦作品在海南省參賽,多次獲獎。「傳統黎族文化吸引著我,只要開始織錦就不捨得抬頭,想一直織下去。」黃楊偉習慣席地而坐,腰上纏著腰織機的一端,足尖撐起另一端腳踏棍,拉動提綜桿間撐起的經緯線,一旦開動就沉迷其中,也不覺得累。高中畢業,這位黎族小伙選擇入伍,兩年的軍旅生活讓他的性格更加堅毅。退役後,黃楊偉進入海南科技職業大學學習,就讀於工商企業管理專業。「下課後我就坐在宿舍地上練習織錦,技藝逐漸嫻熟,五指山市能工巧匠優秀獎和黎錦國培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獎,都是我在大學期間獲得的。」他說。海南文化帶到世界傳統黎錦的顏色較為單一,以黑紅兩色為主,黃楊偉喜歡創新圖案和花色,他自創的「百花紋」善用跳色,色彩豐富而獨特。近日,在工作之餘,他正趕製一套女式黎族禮服,這是他人生的第一個訂單,自己設計自己織作,「這是一位大姐跟我預定的,這套衣服我織了半年,只剩下花邊就全織好了。」每一件自己織就的黎錦黃楊偉都十分珍視,「自己織的就很有感情,像自己的小孩一樣,捨不得賣,想好好收藏,但是看到客人很喜歡我們黎族的文化,我也想為文化傳承做點事情。」除了在朋友圈發布自己的最新設計之外,他也嘗試做直播,讓更多人了解黎錦文化。年前,黃楊偉和姐姐黃雪鈴在五指山市區承包下一間商鋪,並註冊了「滴帕幔黎錦」商標。「滴帕幔」是黎族方言,意為「小男孩」。黃雪鈴說,受弟弟影響,自己也開始熱愛黎錦文化,「但有些人不理解男孩子織錦,會說弟弟喜歡女孩子的東西,我希望弟弟不要聽別人怎麼講,我支持他朝自己想走的路一直走下去。」今年六月,黃楊偉就要從大學畢業了,父母希望他找一份正式的工作,利用業餘時間從事自己的愛好。他告訴記者:「男生走這條路的艱辛和壓力只有自己能體會到,傳統的東西無論如何變化,依舊美麗,我希望能把海南的文化帶去世界更多地方。」 前一篇文章 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一級導演 王舸 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是幸福的 下一篇文章 壽山石雕刻師 葉子 發揮自身獨特的女性力量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哀傷研究者】李昀鋆與她的小眾研究【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