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新話】他們說世界上沒有神話 瓊瑤筆下的母女情深

文/陳煒智  |2022.05.14
2323觀看次
字級
《幾度夕陽紅》電影裡江青(左)、汪玲動人的演出。圖/瓊瑤故事館籌備小組提供
2022年4月23、24日在瓊瑤舊居可園舉辦「懷舊迎新」春日雅集,活動現場展出難得一見絲絨精裝紀念版小說。圖/瓊瑤故事館籌備小組提供
電視劇《煙雨濛濛》的劉雪華(右)、曾亞君。圖/瓊瑤故事館籌備小組提供

文/陳煒智

他們說世界上沒有神話,

他們說感情都是虛假,

他們說不要做夢,不要寫詩,

他們說我們都已經長大。



四月下旬因緣際會,參加了知名作家瓊瑤住所「可園」的懷舊迎新雅集,在義賣會的微型文物展親睹大眾流行文化發展史上難得的瑰寶,每樣都勾起無限回憶。

瓊瑤寫過一首歌:「他們說世界上沒有神話。他們說感情都是虛假。他們說不要作夢,不要寫詩。他們說我們都已經長大。」在電影《夢的衣裳》裡,由鍾鎮濤阿B親自演唱,在唱片裡則是羅吉鎮和李碧華共同獻聲,在時代洪流裡留下一抹重要的聲音紀錄。

母女婆媳關係刻骨

靜心想想——每一個世代都有「他們」和「我們」。每一個世代的「我們」,在終於突破度過難關,征服「他們」的反對,贏得「他們」的祝福,來到下一個世代,「我們」則又成了「他們」。在下一個世代的青年朋友眼中,「他們」依舊冥頑不靈,依舊試圖倚老賣老,依舊不懂「我們」對愛情的嚮往和憧憬。

一代一代的誤解,一代一代的了解,一代一代的和解,絲縷交織成愛情和親情的人事塵網,在瓊瑤筆下那座愛與希望的宇宙裡,形成「情滿乾坤」的最基礎,延伸到電影、電視,從一九六○年代開始伴隨萬千讀者和觀眾,一路走到今天。

瓊瑤擅寫女性,若從「我們」和「他們」的角度去看她筆下的母女、婆媳,刻骨銘心的程度,其實不亞於男女主角之間的悱惻纏綿。

令人印象深刻的比如《窗外》裡江雁容和她的母親。她們之間存在一種幾乎「相愛相殺」的對峙、憐愛和妥協。這樣的呵護和愛,讓人難以承受卻又不能不正面托起,尤其是母親寫給女兒的那封長信,那樣的堅持卻又那麼地「同理」,換成你我,大概也只能因此痛到絕境,再由絕境死而復生。這份愛,既矛盾,卻又天經地義,至性至情。

濃烈揮灑之餘,《幾度夕陽紅》和《煙雨濛濛》裡的母女關係,又是另一種耐人尋味的百感交集。

耐人尋味百感交集

《煙雨濛濛》有好多好多的「我要報復」、「我要恨」;閨閣少女憑著生存本能,在茫茫人海裡硬殺出一條血路的掙扎。在大篇幅的衝撞和傷害之外,每次陸依萍的母親一亮相,她就彷彿暫時轉進避風港的遠洋水手,可以享受媽媽的體貼,又同時從被時代辜負的母親身上,找到更強大的「復仇」力量。母親的逆來順受,讓她非得要「討個公道」不可。就在至剛與至柔的強烈對比之下,《煙雨濛濛》拉開無比劇力,無論是電影版的歸亞蕾和明格,或是電視劇裡劉雪華和曾亞君,她們身上透出的清癯氣息,讓人過目難忘。

篇幅宏大的《幾度夕陽紅》則同時講述了「我們」的故事,以及當「他們」還是「我們」的時候,跟那個時代的「他們」對抗、爭取的故事。

命運的大浪沖刷過世上所有青年男女,當年沙坪壩的小粉蝶李夢竹如今是台北淡水河邊上日式小屋清寒公務員的妻子,手上有永遠無法平衡的家計,心裡有永遠煩惱不完的家事。然而女兒大了,「有心事」了,一晃悠悠將近二十年的滾滾浪潮,英雄美人也都皺紋上臉、鬢邊雪白。

但,夢和詩,不就是「長大」必備的配方嗎?人到中年,生活裡的平靜竟是如此難能可貴。不經意抬頭,當年的豪情並沒有很遠,但苦辣酸甜沉澱之後,換來的就是一句感歎,淡淡的,卻能從以前延續到現在,再到永遠——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