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新話】《狀元媒》凌波與楊麗花 合演末代正宗黃梅調電影

文/陳煒智 |2025.10.11
63觀看次
字級
《狀元媒》封套,本文作者珍藏。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珍藏多年的《梁祝》唱片。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國家影視聽中心9月特別企劃「如有神在:楊麗花的戲曲江湖」。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1969年楊麗花參演《賣油郎》。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鄭元和與李亞仙》(1980)劇照。圖/國家影視聽中心提供

文/陳煒智

導演鮑學禮出身攝影,與編劇妻子靳蜀美創立裕豐公司,片中的鏡頭設計承襲自邵氏古裝片與李翰祥的古典特色。《狀元媒》或許稱不上傑作,但它以凌波、楊麗花的雙星光輝,為黃梅調電影畫下句點。



一九八二年的暑假,《梁山伯與祝英台》最後一次以原始完整版在台灣的戲院重映。幾個月後,以「凌波、楊麗花同台主演」為號召的黃梅調電影《狀元媒》,則在台灣光復節期間隆重推出。

童年時我跟著大人進戲院看過《狀元媒》,至少兩次。幾年後錄影帶上市,又翻看數遍。記憶零散卻鮮明:凌波受虐,楊麗花與凌波兄弟情深,楊麗花重病臥床家人決定迎親沖喜,凌波喬裝改扮被迫代兄拜堂,還有最搶戲的劉明飾演媒婆,她轉眼珠子的搞笑神情,讓我們小朋友印象極為深刻。

睽違大銀幕四十多年,今年九月下旬短短兩個星期,國家電影及視聽中心以國寶歌仔戲演員楊麗花為專題影展焦點,安排放映她的《賣油郎》、《鄭元和與李亞仙》、《陳三五娘》等多部歌仔戲電影,與此同時,她和「梁兄哥」凌波空前絕後唯一合作的《狀元媒》,也在選映行列。

吸引「反串小生」迷

楊麗花在《狀元媒》片中親開金口,以國語唱出片中的黃梅調插曲,誠屬難能可貴。這次拜國影中心專題影展之賜,終能重溫,幸運的是,這次放映的數位掃描版本片況良好,構圖與鏡頭運動清晰呈現。過去錄影帶、VCD、網路影像都無法體會的完整畫幅與視覺節奏,如今得以補足,原本在錄像資料中被截去畫面的片頭字幕,此次也一目瞭然:編劇兼出品人靳蜀美、作曲詹森雄、作詞是靳蜀美和莊奴,鈕方雨既演出又任身段指導,導演鮑學禮。

一九五○年代中期,中國大陸的黃梅戲曲《天仙配》轟動整個東南亞,李翰祥導演成功說服邵氏公司,拍成《貂蟬》,繼之以《江山美人》,成功開啟「黃梅調古裝歌唱片」的風潮,來到《梁山伯與祝英台》更臻巔峰,直至一九六○年代後期,大片廠的攝製類型重心轉移,黃梅調電影的產量才逐漸減少。尤其,古裝歌唱片對於服裝、布景、音樂、配唱等各方面均有一定講究,成本不低,一般獨立製片也少投入,於是,一九八二年問世的《狀元媒》仍是影史最後一部正宗黃梅調古裝歌唱片,至今仍未見新作延續這種敘事方式以及古典美學。

那麼,《狀元媒》的看點是什麼?答案只有一個:明星!凌波與楊麗花,兩大巨星並排而立。它的目標觀眾十分清楚:波迷、花迷,以及愛看「反串小生」的婦女和少女觀眾。當年我因《梁祝》深深迷上導演李翰祥與古典美人樂蒂的作品,也因對凌波的親切感,意外趕上影史末班車,親身見證《狀元媒》登場。

凌波的戲在前段:磨坊賣慘、砍柴感嘆,角色雖不深刻,卻真情流露。待及更衣戴冠,回到她最拿手的翩翩佳公子戲路,無論是對句、洞房等橋段,她的表演兼具瀟灑與詼諧。楊麗花前半段是凌波苦情的對照,光鮮亮麗,造型端正華麗,中段離家受難,成為落魄書生、階下囚,長街賣畫唱段、山寨地牢唱段,她唱得自然熟稔,即便是國語黃梅調,表現也頭頭是道。

設計承襲古典特色

再說場景與鏡頭。畢竟沒有邵氏片廠的資源,也沒有李翰祥國聯的超高審美標準,大銀幕放大了布景的粗糙,但設計構想頗具巧思。兄弟兩人的生活空間,楊麗花在主樓,凌波在磨坊,透過窗櫺對望,境遇天壤之別。女主角的花園更令人眼睛一亮:荷池淺塘、小橋紅楓,香閨與書齋隔水相望。

導演鮑學禮出身攝影,與編劇妻子靳蜀美創立裕豐公司,片中的鏡頭設計承襲自邵氏古裝片與李翰祥的古典特色:大量推軌、大量移步換景,片頭便以丫鬟穿門入院的帶出格局,園裡紅楓、簷下鸚鵡、美人彎靠,磨坊裡的木桶竹簍,皆成畫面支點。再加上當時盛行的zoom鏡頭——推軌到定點後,忽然zoom in至凌波或楊麗花的特寫——成為本片的顯著特色。

《狀元媒》或許稱不上傑作,但它以凌波、楊麗花的雙星光輝,為黃梅調電影畫下句點。從此之後,再無人以同樣的方式說故事、唱愛情。這份「最後的光芒」,正是我們今日在影展重看時,依然動容的原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