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覺察擴展心空間 接納念頭擺脫負能量

陳玲芳 |2022.05.06
1371觀看次
字級
若無適當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不好感覺將變成「負能量」。圖/Pexels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在家與親人起爭執,怒氣、焦慮等負面情緒蜂擁而來;在公司做錯事內疚不已,老想著:「我怎麼會這樣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臨床心理師陳昱潔表示,面對這些負面情緒,若無適當處理情緒的方法,這些不好的感覺將變成如影隨形的「負能量」。研究顯示,「正念覺察」對情緒調適有益。

美國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韋格納(Daniel Merton Wegner)做過一個「白熊效應」(White Bear Suppression)實驗,他先告訴一組人「不要想到白熊」,再告訴另一組人「請想像白熊」,實驗結果發現,被告知不要想到白熊的人,想起白熊的次數,反而比可以自由想像白熊的人還多。

壓抑負面情緒

身體一直緊繃

陳昱潔提醒,情緒的表現也是一樣,當負面情緒生起時,習慣性的一直「壓抑」,反而更容易造成負面情緒反撲,讓身體處於一種緊繃狀態,腎上腺素持續分泌,也會提高血壓上升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另一種常見的處理情緒方式是「反芻思考」,想要努力地去「修正」負面情緒。比如:我現在好生氣,我應該要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我現在很憂鬱,為什麼我會感覺到憂鬱?我該怎麼辦?我以前好像也曾經發生過等等。

慣用反芻思考來處理情緒的人,常容易將現在的狀態,自動連結到與過去有關的負面事件,然後不斷延伸,進而產生負面感受的連鎖反應。

陳昱潔表示,這樣的連鎖反應,反而會壓縮到我們大腦的認知資源,就像一個人很擔心自己一直出錯,害怕自己表現不好,反而更容易持續陷入表現瓶頸。她提醒,因為過度地關注自己,使得注意力窄化,在生活中,反而感覺障礙更多,也進而提高了憂鬱的風險。

如實接納情緒

不要嘗試解決

面對情緒管理,陳昱潔建議,可善用「正念覺察」的方式來面對負面感受。在正念覺察的過程,刻意以如實接納的態度,來看待內心升起的思緒感受,不去壓抑或嘗試「解決它」,而是單純以接納的態度,來回應內心浮現的內容。

陳昱潔說:「正念覺察」是一種對自己內心保持開放覺察的狀態,想要培養這樣的狀態,有很多種方法,每種方法都需要耐心地修習。她介紹其中一種練習「辨識念頭、讓念頭只是念頭」:

一、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空間,用一分鐘時間觀察自己的呼吸,接下來,一方面將自己安頓在呼吸之中,一方面觀察腦海裡浮現的畫面、思緒和感受。

二、在觀察自己腦海中浮現的畫面、思緒或感受時,可以想像眼前有一個很大的銀幕,腦海浮現的種種內容,都同步投射到這個銀幕上。無論觀察到什麼,刻意持續讓自己和意識銀幕之間,保有一些空間,並對意識銀幕浮現的內容,保持覺察。

陳昱潔說,擴展這樣的「心理覺察空間」,就能讓波動的情緒逐漸平靜下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